逆向书院 > 武侠修真 > 值此那年 >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14章 第十三章(1 / 1)

去往南京的路上,顾裕华总是眉头紧皱的看向窗外。“东北已经开始混乱成这个样子了,这样岂不是很快就要到华北了。”

下了火车胡振华和江婉婷迎了上来。

“裕华,好久不见了。”胡振华抱住顾裕华,但这一次,顾裕华明显感觉到胡振华情绪不对。

江婉婷也没有往日打趣他们的精力,站在一旁啊脸色也十分难看。

“婉婷,你怎么了?”不知不觉间,顾裕华对她的称呼已经发生了改变。

“顾裕华,我想……日本估计今年就会有所动静了。”江婉婷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低落。

听到这样的话顾裕华心中更是不安,但嘴上还是努力调节每个人的情绪。

“不会的,我们都会好好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局势的混乱以及万宝山事件的影响谁都知道。江婉婷和胡振华表现得如此低落,想必也是知道时局的不对劲。

“裕华,你也别安慰我和江婉婷了。暑假的那个万宝山事件我们两个都是知道的。”

顾裕华沉默不语。

几个人走在回学校的路上也不像往常一样热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浓烈的不安的感觉。

九月一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并在天津设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任命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榘、邹鲁等人为委员,统一北方反蒋武装。

蒋介石迅速调兵“讨逆”并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至此,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

顾裕华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还是胡振华跑回来告诉自己的。

“裕华,广州国民政府出师讨蒋,蒋中正亲自离开南京去南昌督战去了!”

“可是东北的局势不是也很紧张了吗?”

“你不知道,在蒋中正眼中南方的共产党比日本人所造成的影响还大!”

两个人一番讨论也没什么最终结果,江婉婷也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与之前所完全不同的样子。

九一八事变正式爆发的前几天,江婉婷还和顾裕华在一起聊起国内的局势。

让顾裕华感到陌生的是江婉婷不再是之前那种散漫快乐的样子,整日也是眉头紧锁。

经过几年的相处,两个人之间早就已经亲密无间,可看到江婉婷这个样子,顾裕华还是觉得陌生。

“婉婷,你……”疑惑的问题还是没有说出口。

江婉婷像是知道顾裕华想要问什么一样,“现在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我也不得不关注着这些状况。”

“顾裕华,我相信你也知道时局有多紧张了,国民党一直视共产党为眼中钉,重心全部放在南方。他们难道不知道自从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发生后,东北的局势有多糟糕了吗。”

顾裕华无言。

江婉婷又接着说了下去,“作为中国人,我想保卫祖国应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你不知道吧,其实和你们家这几年一直保持联系的南京的江家就是我们家。”

顾裕华闻言猛然抬头看向江婉婷,虽然自己也好奇过一直和自己家联系的江家会不会是江婉婷家,但自己一直没有特意来问,没想到今天江婉婷自己说了出来。

“顾裕华,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知道,我们两家早就联系上了。所以,你什么时候向我表白。”

顾裕华愣住了,说话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我……”

但很快就语气坚定起来,“江婉婷同学,我答应你,毕业之前一定向你表白!”

两个人彻底坦露了心扉,江婉婷也向家里描述了和顾裕华的相处经历。

江家对顾裕华很是喜欢,顾裕华第一次去江家,受到了江云鹤的隆重款待。

“原来你就是顾老爷的儿子啊,真是太巧了。”

“是啊叔叔,没想到在我认识婉婷之前,你就和我爹认识了。”

“顾老爷是个很好的人啊!这几年江家在北平的一些产业都靠他照顾着。”

通过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江云鹤对顾裕华感到十分满意。

无论是顾裕华的性格,气质,还是谈吐和思想都让江云鹤十分赞赏。“你和婉婷的事情呢,你们自己看,我不会干涉你们的。”

“谢谢江叔叔。”顾裕华十分高兴的答应着。

“但是你也知道,婉婷从小到大我们是从来不会压抑她的性格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她如果想要做什么事情还希望你能够支持她。”

“叔叔,这些我都知道的。从今以后,无论婉婷做什么我都会支持和帮助她的。”

……

从江家回来几天后,中国历史上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

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东北沦陷日军占领沈阳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守军被数量不及其十分之一的日军击溃。

日军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胡振华和顾裕华还在睡梦中。

第二天起床之后就听到校园里面乱哄哄的,两个人好奇的走到人群外就听到学生们愤怒地聚在一起大声说着。

“同学们!昨晚日本人偷袭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日本人还是对我们中国的东北动手了啊!”

“什么?!”胡振华和顾裕华两个人闻言心中大惊,于是挤到人群中去。

为首的同学还在愤怒的呐喊,“同学们,日本人都打咱们的东北了,我们呢?东北边防军的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

“国难当头,蒋委员长还在江西指挥剿共,难道共产党比日本人还可恨吗。为什么要内战,,我们呼吁枪口对外,停止内战!”

这一番话点燃了在场的学生,学生们大声呐喊,“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但很快,学生们的游行受到了校内警卫的驱散。

当天上午,中央大学就宣布学校进入警戒状态,禁止全校师生集会。

顾裕华和胡振华一上午上课也是心不在焉,现在日本果然如他们所想的一样,正式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他们也知道,日本人野心庞大,绝对不会仅仅只满足于东北。

下午没有课,江婉婷找到了顾裕华和胡振华讨论起今天的新闻。

“日本关东军昨晚偷袭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这是彻底对中国开战了!”江婉婷神色严肃的说着。

“是啊,而且我听说今天日军占领了沈阳。由于驻北大营中国守军秦令的被迫撤退,士兵伤亡近300人。结果导致仅沈阳官方财政损失即达17亿元。”

“我是真没想到国难当头蒋中正还在南方剿灭共产党。”胡振华说着,拳头狠狠的砸在桌子上。

由于局势的紧张,顾裕华没过几天就收到了来自家里寄过来的信。

信中先是表示了家中每个人都是安全的,随后就告诉顾裕华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和华北的局势十分动荡。顾家决定十月初举家南下搬迁到在南京买的宅子里。

看了信之后顾裕华心中一酸,北平是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终究还是离开了。

而顾裕华直到最后也没有再搬回北平。

就在三个人讨论过新闻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强烈要求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反对世界第二次大战。

此后,中共中央又接连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的事件,是瓜分中国为各个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的开始,是世界新的帝国主义强盗战争的初步,号召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用革命的铁拳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

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比较小,红军和根据地发展不大,也很分散,只是“星星之火”,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政权发出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强音,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成为抗击侵略者的强大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这些都是后话,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相关新闻也没有停止过。

“1931年9月21日,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9月24日——沈阳四库全书被日本人劫去。”

让顾裕华他们感到愤怒和绝望的除了日本的恶行还有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对日本采取的软弱态度。

南京国民政府处理事变的基本方针为:军事上不抵抗,外交上不与日本直接交涉 ,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国际联盟,期待国联及“非战公约”国出面对日本施压。

胡振华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几乎每天都能从胡兴隆那里得知新的消息。

战争爆发后,胡兴隆也是整日忙的没有停歇。

“顾裕华,胡振华说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即向国联报告事件情况,提出申诉,同时照会美英等国政府,请国际组织主持公道,希望国际各国深切关注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 同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胡振华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不止如此,我听说9月21日蒋中正回到南京之后,召集了一些人会商处理方针,主张对日避免扩大战争,向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签字各国申诉,求得公平的决断。 同日,国府代表向国联秘书长提交照会,请求国联立即采取行动,防止事情扩大。”

“还有消息说,9月22日蒋中正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上说什么‘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都到这种紧张关头了他还寄希望于国联能帮我们。”胡振华越说越愤怒。

等到胡振华说完,江婉婷才接过话。“今天的新闻说张学良派万福麟、鲍文樾到南京,蒋中正接见他们时再次强调了不与日本直接交涉,幻想依靠国联的主张。更重要的是他的原话是‘倭人狡横,速了非易,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国府已经软弱的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江婉婷说到这时也十分难过和愤怒。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国家面临这种情况之时都不能像这样啊!”顾裕华说完这句话便沉默了许久。

他们毕竟只是学生,纵使有无尽的愤怒也无法操纵政府的决策。

1931年10月1日,顾家上下抵达南京,在南京的新宅子里安顿下来。顾裕华和胡振华、江婉婷都去接了他们。

连胡兴隆夫妇和江云鹤夫妇也来顾家拜访了他们。这也是顾丰年和胡兴隆第一次见面。

也是在顾家抵达南京的同一天,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几个人聚在一起难免会聊到当今的东北战局。

顾丰年很是无奈,“唉,没想到日本人终究还是对中国采取行动了啊。”

“九一八爆发以后,举世震惊,国内无一不感到愤怒和震惊,只是国府现在还是寄希望于国联。可他们难道不知道弱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吗。”胡兴隆也是十分无奈。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行政院工作繁重。但看到国府没有决意抵抗日本侵略的想法,胡兴隆内心更是感到沉重。

“敌富我穷,敌强我弱是事实,但也不能不抵抗吧,真没想到张学良会不抵抗,把东北拱手送给日本人。”

“你们不知道,9月20日,蒋委员长确定了“团结内部,统一中国,抵御倭寇,注重外交,振作精神,唤醒国民,还我东省”的方针,就是在“统一中国”的前提下,注重外交解决的方针。”胡兴隆说道。

紧接着又往下说,“重点就在于这个统一上,国府还是想着南方的共产党。”

……

几个人聊了许久,针对当今现状,每个人都无计可施,也无能为力。

顾丰年还感谢了胡兴隆这几年对顾裕华的照顾,“老胡啊,这几年还真是麻烦你照顾这个孩子了。”

“哪里的话,我也很喜欢裕华啊,这孩子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你真是过奖了。”

“我是很支持这两个孩子毕业以后继续去黄埔军校锻炼的。”

“既然孩子们想去,自然是要支持他们的想法的。”

“你说的是啊,顾老爷。”

随后,顾丰年也和江云鹤聊起了两个孩子的感情问题。

“你放心吧顾老爷,两个孩子心里都有这对方,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阻拦啊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江老爷说得对。没想到两个孩子是同学啊。”

“这不就是两个孩子之间的缘分了吗!”

在大人之间聊着天的时候,胡振华、顾裕华和江婉婷也在聊着自己的事情。

“你们两个想读黄埔军校?”

“是啊,读军校,出来打日本人,谋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顾裕华郑重地说道。

“裕华说得对,必须以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保证后代的安宁与和平,我不想我的孩子生下来是亡国奴。”

江婉婷不再说些什么。

胡兴隆又说道:“对了,其实现在党内也是意见不一。”

“怎么说?”顾丰年问道。

“戴季陶、朱培德在1931年9月20日致蒋介石的电报中说:‘政府只有始终宣示和平,从国际上做功夫,然当地竟无一舍死之人,恐外无以启世界对中国之信赖,内无以立后代儿孙之榜样。’,对于这样无可辩驳的声音,蒋中正也无法坐视不顾。”

“不仅如此,9月21日蒋中正在答复山东刘珍年关于如日军进犯烟台应如何反应时,指示他们‘如果其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中央之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镇静谨守之。’。”

“这个态度比较含混,虽有伺机而动,暂不抵抗的意思,但也要求严阵固守,不排除进行抵抗。”

“9月23日,蒋介石答复熊式辉日本如果在上海寻衅应如何应付时强调:‘应正当防卫,如日军越轨行动,我军应以武装自卫,可也。’”

“9月25日,致电韩复榘指示山东方面行动方针时明确指出:‘我军应在潍县多加兵力,以防日军由青岛或烟台侵入济南,我军决在潍县附近与之抗战。’”

胡兴隆说了许多机密级别的消息,但顾丰年和江云鹤也可以从中看到蒋中正对日态度。

那一天的谈话,也让顾丰年和江云鹤了解到了许多报纸上没有公布和刊登的消息。只是让三位家长不知道的是,顾裕华、胡振华和江婉婷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早已规划抗日救国的蓝图。

最新小说: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 百里独行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行商坐医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九九金仙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