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 / 1)

076

李来仪知道广陵王的墓在哪里吗?

当然知道啦,她还知道那枚水晶凸镜片具体在哪个墓里,不就是在江苏南京北郊郭家山东晋墓里出土的嘛。

李来仪此时就觉得自己的脑子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搜索引擎似的,她想知道什么,只要(没有失忆前的)她知道的,(失忆后的)她就能知道。

说实在话,自从自己的脑子里蹦出越来越多奇妙但是却可行的办法后,李来仪就越发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恢复记忆了。

因为直觉告诉她,她失去的记忆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只要找回记忆,那么她就能找回她的宝藏,到时候何愁帮不了她耶耶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又何愁帮不了大唐更上一层楼?

只是记忆不是李来仪想恢复就能够完全恢复的,她现在虽然能够想起一些和从前有关的事情,以及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奇妙但是可行的办法,但是距离彻底恢复记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呢,而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走完这段路,李来仪也不知道。

不过李来仪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恢复记忆,却知道她就算知道广陵王的墓在哪儿也不能告诉李九思。

因为她担心他要是知道之后会去打扰广陵王。

如果李靖知道李来仪在想什么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告诉她——

她的担心是对的!

这小子是真的敢干出这种事的人!

虽然李九思不是李靖生的,但是确实也算得上是他养大的——李九思是贞观五年出生的,现在十三岁,他在大概一岁左右被李德奖送回长安,孩子也不知道是出生就体弱,还是被李德奖他们养得不好,反正孩子看着比同龄人要瘦弱,而且一岁了都还不会说话。

那时候李靖还没有退休,再加上孩子太小了,他也不会照顾,于是就先交给大儿媳妇帮忙养着,直到李靖彻底退休之后,他才将小孙子接过来抚养,这一养就养了七年的时间了。

七年的时间,足够让李靖了解自己的小孙子是什么样的人,说句粗俗的话,他撅起屁股他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了。

所以不等李来仪回答,李靖就直接替她回答道:“殿下当然不知道了,她上哪儿知道那么多事情?”

李来仪虽然今天才和李靖见第一面,但是通过他以往的事迹,以及短暂的接触下来,她可以确定他是一个很注重分寸的人。

所以他现在越过她、擅自做主替她回答李九思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没有白担心,真的让李九思知道广陵王的墓在哪里的话他是真的敢去打扰广陵王的!

那就罪过啦。

虽然李来仪隐隐约约觉得李九思应该是想去考古,但是此时并没有考古这样的说法,如果李九思真的敢去打扰广陵王的话,那么他这样的行为会被时下的人称之为挖坟或者盗墓。

前者遭人唾骂,后者遭人鄙夷,毕竟大家都讲究死者为大,所以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有明文规定,不管是盗墓还是挖坟统统

都属于死罪,唐朝的律法更是记载了开劫坟墓和十恶忤逆、故意杀人、放火持杖同罪⑴。

也就是说在唐朝?,盗墓也好,挖坟也罢,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经发现那是得砍头的。

这么一想,李来仪就知道李靖为什么急吼吼的替她回答了李九思了,因为亲孙子马上就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了,他能不急吼吼嘛?

所以小姑娘当即点点头道:“对,我不知道。”

知道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李九思看看李靖,又看看李来仪,虽然他嘴上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从他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压根就不相信他们两人的话。

李靖了解自己这个孙子,知道李九思的性子有多执着,正想着要怎么转移他的注意力,却没想到李来仪开口了。

她说:“但是不就是凸镜片嘛,不用找广陵王借,我那儿也有。”

小姑娘这么一说,李九思立马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真的?”

被李九思这么盯着看的李来仪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只觉得他的眼睛可真像是一汪清泉,清澈又明亮。

“真的。”李来仪点头,她并没有骗李九思,虽然她不会做凸镜片,但是琉璃坊的匠人们会呀。

李来仪去年让刘匠人他们做的望远镜,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除了凸透镜之外,还有凹透镜。

“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送一些。”所以就别想着去打扰人家广陵王啦,人家在地里躺得好好的,虽然最后也逃不过被人挖的命运,但是至少那时候挖他是合法的,但是现在?

这可是犯法的。

听到李来仪这么说,李九思不由地露出了一个笑,明明李靖刚刚已经称呼她为“殿下”了,但是李九思就像是刚刚才反应过来似的,突然开口道:“你是武夷公主。”

要说李九思知道自己是公主,李来仪并不觉得意外了,因为李靖刚刚对她的称呼已经暴露了她的身份,但是他能够准确地猜到她的身份,这就让她有点意外了。

李来仪故意道:“不是,武夷公主是我阿姊。”

“骗人。”李九思一口笃定。

“为什么?”李来仪心想,难不成他见过他们小妹?

然而没想到李九思却说:“衡山公主没那么高。”

其实李九思并没有见过衡山公主,但是没见过,不代表他听都没有听过。

根据衡山公主的年纪,李九思可以推断得出她的身高,至于为什么李来仪和衡山公主同龄,但是看到她这个身高他却没有把她往晋阳公主,甚至城阳公主身上猜?

原因很简单,一来因为他知道李来仪擅长骑射,二来因为李来仪刚刚大手一挥就说送他一些凸镜片。

划重点,是一些而不是一枚,除了珍宝阁的东家武夷公主之外,李九思想不出还有哪位公主能这么大手笔了。

“这话要是让衡山听到的话,你就完了。”李来仪刚和李世民他们相认的时候,她就长得比衡山公主高了,但是并

没有高太多,所以衡山公主倒也不怎么介意。

但是这两年李来仪的身高蹭蹭蹭的往上涨,而衡山公主长高速度却缓慢极了,使得姐妹两人的身高差越来越大,走出去都没有人相信她们是双生姐妹。

以至于衡山公主现在最不喜欢的别人提到自己的身高,一提就炸毛。

李九思并不在意衡山公主知道他说的话后会不会炸毛,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既然你是武夷公主,那我可以去你的琉璃坊看一下吗?”

其实李九思这么问已经算得上是有些冒犯了,因为谁都知道珍宝阁现在的生意有多好,而且至今都没有人能够烧制出透明的玻璃来,更没有人能够像李来仪名下的琉璃坊那样,大量地生产琉璃。

所以可以说只要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其中的技巧,那么凭着这两个优势,珍宝阁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就可以保持着不败的优势。

结果李九思现在开口就说想要去琉璃坊看一下?

别人是怎么想的,李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有点臊得慌:“九思,不可失了分寸。”

人家武夷公主都愿意送他一些凸镜片了,他竟然还想着去人家的琉璃坊看一看?

这不是得寸进尺是什么?

虽然李靖知道李九思并不是觊觎人家的秘方,借此生财,只是想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他这么做实在是不合适。

所以训斥完李九思之后,李靖又对李来仪道,“殿下你不必理会他,你愿意送他一些凸镜片已经十分慷慨了,万不可纵容他得寸进尺。”

说实在话,如果换做是别人的话,那么李来仪肯定会想都不想就直接一口拒绝了,但是如果换做是李九思的话,小姑娘觉得答应也未尝不可。

只是李来仪没想到她都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李靖就先替她做决定了,她看得出来他确实是不认同李九思的所作所为,于是最后只能够点点头道:“好,我明白了卫公。”

李来仪还要跟着李靖学兵法呢,当然不能跟他对着来了。

不过……

趁着李靖不注意的时候,李来仪小小声的对李九思道:“等我哪天有空了我再偷偷带你去一趟。”

原本被拒绝的李九思活像是一只淋了雨的小狗似的,整个人都蔫了吧唧的,但是这会儿听到李来仪这么说,顿时就恢复过来了,原本暗淡的眼睛立马就变得亮晶晶的。

李来仪见状,忍不住笑了,有那么一瞬间,她真的觉得他好像一只小狗。

*

李九思并不是一个爱跟外人打交道的孩子,其实别说是外人了,就连家里人他也不太爱打交道,平日里最喜欢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李靖试过纠正李九思的性子,想让他多出门多见见人甚至多结识一些朋友,但是最终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见李九思得知李来仪今天登门是来跟他学习兵法后,他竟然选择留下来旁听的时候,李靖不免有些吃惊。

因为这可是以前从

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有那么一瞬间,李靖都怀疑李九思是不是开窍了?终于想要认识新朋友了?

然而李靖不知道的是,李九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曾经教过他,与人来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投桃报李。

李来仪已经给他投桃了,而且还是他“爱吃的桃”,那么于情于理,李九思都觉得自己应该报李。

但是李来仪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呢?

李九思并不知道,毕竟他今天才第一次见李来仪,跟她压根不熟,所以李九思只能选择尽量跟李来仪多接触,打算从接触中发现李来仪的喜好和需求,然后达到自己顺利报李的目的。

李九思这么做有用吗?

非常有用。

原本李九思并不知道李来仪为什么会来李府,也不知道李靖为什么愿意教李来仪兵法,但是他在一边旁听之后,他就知道答案了。

所以等李来仪上完课之后,李九思就对她道:“我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哦?

李来仪有些意外,李靖更加觉得意外,他今天愿意陪着李来仪一块旁听已经有些出乎李靖的意料了,现在他竟然还有东西要送给李来仪?

这更加出乎李靖的意料,他好奇问道:“九思,你有什么东西要送给殿下?”

“还不能让阿翁你知道。”李九思拒绝了李靖的打听,殊不知他这么说,反倒是让李靖更加好奇。

不止李靖,李来仪的好奇心也被他勾了起来,跟着他去到千鹤院之后,她才知道李九思要送给她的东西竟然是他整理的、有关于李靖这些年行军打仗的一些心得和策略。

除此之外,还有李靖对于《孙子兵法》的见解和分析。

李来仪只是随便翻阅几页就已经意识到李九思送给她的这份礼有多重了,这下轮到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

不过……

“这是可以送给我的吗?”虽然李靖已经答应了教李来仪兵法,但是他打算怎么教,以及教多少,他并没有说,李来仪也不确定。

而李九思送给她的这份礼,却可以说将李靖都掏空了。

“可以。”李九思说,“阿翁很喜欢你。”

李九思虽然不懂人情世故,但是也不傻,他愿意将这份东西当做礼物送给李来仪,固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李来仪真心向李靖求学,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靖喜欢李来仪。

虽然李九思今天才第一次见李来仪,但是早在之前,他就已经从他阿翁的口中听说过她了,也从他阿翁提起李来仪时的语气和口吻知道他对她很有好感。

所以如果他把这份东西当做礼物送给李来仪,李九思觉得李靖是不会生气的。

他说:“就算我现在不送给你,很快你也能收到的。”

“为什么?”李来仪问,“难道卫公有意将自己治军作战的经验整理成书?”

小姑娘问完,不等李九思回答又道,“不对,如果卫公有意的

话,刚刚你也不会不让卫公知道你要送我什么了,所以你是打算帮卫公将他治军作战的经验整理成书?”

李九思点点头:“马上就是阿翁的寿辰了,我打算整理成书之后当做寿礼送给他。”

“嗯?”李来仪听不明白了,“那你怎么把它送给我了?”

送给她之后,等到他阿翁大寿那天,他还有寿礼送给他吗?”

李九思道:“这个已经没用了。”

李来仪:“……???”

见小姑娘懵了一下,李九思反应过来自己说的话好像有点歧义,就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已经将整理出来手稿大致都刻下来了,所以现在把它送给你也没关系。”

李来仪:“……??????”

虽然李九思确实是解释了,但是李来仪更懵了:“等等,你是说‘刻下来了’?”

李九思点头。

“碑刻吗?”李来仪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源自东汉汉灵帝时期发明的拓印,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印刷术了,李来仪在藏书阁里也见过从前留下来的拓石文字,其中就包括了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的石刻文以及熹平石经的残文等。

“不是,是木刻。”李九思说,“在石碑上刻字比在木板上刻字要麻烦得多,幅面也比木刻的要大。”

所以几乎不用怎么考虑,李九思就决定选择木刻,他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去取自己雕刻好的其中一版,然后递给李来仪,“原本我是想刻阴文的,但是后来发现刻阳文更好。”

所谓的阴文,指的是凹进去的文字,而阳文则相反,是凸出来的问题。

如果刻阴文的话,那么印刷出来的就是黑底白字,但是如果刻阳文的话,那么印刷出来的就是白纸黑字了。

李九思继续道,“只要我将阿翁治军作战的经验都刻出来,那么日后想要多少份就可以印多少份。”

这可比直接手抄要方便快捷得多了,而且雕刻好之后,只要保存妥当的话,那么轻轻松松就可以用上几十年。

后面的话李九思并没有说出口,但是李来仪也意识到了,与此同时脑子里不由得蹦出“雕版印刷术”五个大字,她问李九思:“你有用它印刷出成品来吗?”

李九思奇怪的看了李来仪一眼,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激动,但还是点头道:“有。”

说完后,见李来仪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福至心灵的李九思扭头就去将自己印刷出来的成品翻出来递给她。

李来仪接过之后看了一眼,跟李九思亲手写的手稿比起来,印刷出来的字体显然要刻板方正许多,但是却字迹清晰工整,难得的是每个字的大小都大差不差。

“你小时候跟人学过雕刻吗?”李来仪之前注意到李九思手上有大大小小已经愈合的伤口时她还觉得挺奇怪的,但是这会儿她已经知道他手上那些伤口是怎么来的了。

李九思老实道:“小时候学过一阵。”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李九思才会萌

生将李靖治军打仗的心得雕刻下来的想法。

“那你可太厉害了。”李来仪已经预料得到如果雕版印刷术得到推广的话,那么绝对会加速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现在和从前不一样,从前因为战乱和分裂的原因,大部分的人们对知识并不怎么渴望,因为大家渴望的是太平和生存。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大唐已经完成了统一,再加上政治开明,文化又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渴求知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因为纸张笔墨昂贵的原因,所以能够读书的人还是少数,但是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绝对会大大改善这种情况。

这么一想,李来仪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宫见李世民了,不过在回宫之前,小姑娘跟李九思要了一份印刷的成品。

*

对于李来仪而言,今天能够去李府跟李靖学习兵法已经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但是她没想到去到李府之后,竟然还能发生一件……不对,是两件让她高兴的事情。

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发现了雕版印刷术,而第二件事则是认识李九思。

一天之内就遇上那么多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李来仪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跟自己耶耶分享了。

巧了嘛这不是,李世民这边也有一个好消息想要跟李来仪分享,所以父女两人一见面,就异口同声地道:耶耶/来仪,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父女两人刚说完,都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先说你的好消息吧。”李世民笑着看向李来仪道,“难道是李卫公愿意收你为徒了?”

虽然八字都没有一撇,但是李来仪信心十足地道:“快了快了,也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儿。”

“那你有什么好消息要跟耶耶说?”李世民觉得奇怪了,然后就见李来仪掏出了两叠纸给他,“耶耶你先看看。”

李世民接过后都展开来看了一遍,虽然没有从头看到尾,但是他也看得出来这两份都是李靖兴军作战时的经验和心得。

“这是李卫公给你的?”

“不是,是李卫公的二孙子李九思。”李来仪回答后又道,“耶耶你没有发现这两份手稿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不一样的地方?

李世民仔细看了一眼,然后道:“字迹不一样。”

他左手边这份手稿的字迹显然要飘逸许多,而右手边的那份则方正许多,“这是两个人写的?”

“不是,都出自李九思之手。”李来仪揭秘道,“不过一份是他手写的,一份是他印刷下来的。”

“印刷?”李世民下意识看了一眼右手边那份,“这是印刷出来的?”

“对。”

闻言,李世民的眼睛也变得亮晶晶起来了,原本他更喜欢左手边那份手稿,但是得知右手边这份是印刷出来的,当即将其视若珍宝。

他既不傻,又不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皇帝,所以当然知道大部分的百姓都存在读书难的困境了,但是当读书的成本降下来之后呢?那么是不是能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了?

世上读书识字的人越多,那么参加科举的人就越多;参加科举的人越多,那么为他所用的人就越多。

越想,李世民的眼睛就越亮,但是不知他想到什么,高涨的情绪突然收敛了许多:“但是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

最新小说: 萌宝乖乖:妈妈来了 神奇宝贝:系统开局 快穿之我好像有Buff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半惊罗 女友被掰弯后,我抢了她的心上人 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 四合院之隔墙有耳 穿成豪门弃女,她靠玄学封神 她想做那剑修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