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1 / 1)

077

“什么?”

“想要推广印刷术的话,那么得先解决纸张昂贵的问题。”李世民道,“自从前朝开始实施科举制之后,天底下读书人的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因此从前朝开始,纸张书本的价格持续走高。”

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不管是陈群创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更早之前的察举制和征辟制,乃至周代的乡举里选的方式,都直接断绝了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走上仕途的机会。

不仅如此,还助长了士族把持朝廷的不正之风。

这种情况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善,因为在唐朝得以完善成型的科举制度就是在南北朝时期萌芽的,那时候的录用规矩已经直接确定了可以对寒门庶族子弟不论出身,随材录取⑴。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跻身仕途的寒门庶族子弟仍然不多,仍然由士族把持朝廷。

这也是为什么会流传出“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样一句话。

对于世家而言,他们当然希望恢复九品中正制,以维护和巩固他们士族的地位了,要知道在魏晋时代流行九品中正制的时候,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从这一句话里面就可以明白士族为什么那么推崇九品中正制了。

曾经的李家也是世家中的一员,但是他们已经从世家跻身为天家了,所以历史再次重演了——

世家们想要巩固他们的地位,天家也想巩固他们的皇权。

作为皇帝,李世民深知世家把持朝廷的危害,当年还是秦王的他率兵攻打王世充的时候,他们的兵马已经将王世充所占据的洛阳包围得水泄不通,就等着攻占洛阳,擒拿王世充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已经登基为帝的李渊突然下旨让李世民退兵。

马上到手的胜仗就要吐出去了,是李世民能够接受?还是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的将士们能够接受?

那时候的李世民已经猜到自己父亲下旨让自己退兵的原因了,无非就是怕追随他的关东势力再添战功,日后回到长安之后和关陇贵族争权夺势。

关陇贵族是李渊的自家人,他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李世民能够理解,但是不能接受,所以当日他坚持不退兵。

年轻气盛的李世民是直到自己登基为帝后,才终于明白历任皇帝为什么防备世家又不得不重用他们。

为了稳定,李世民在登基之后不得不维护李唐宗室、关东诸将以及关陇贵族的平衡,但是同时为了广纳贤才,他也大兴科举制,想要从民间择取更多的有识之士进入朝堂,将世家把持朝廷的不正之风给扳过来。

李世民这个想法是好的,他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了,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寒门庶族甚至是平民百姓不如世家有底蕴,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世民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导致民间纸张书本的价格一直降不下来。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来仪一下子就明白症结在哪儿

L了:“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中国造纸术的发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西汉时期,那时候人们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但是纸张为什么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人们又为什么继续钟情于竹简和帛书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汉时期用蚕丝作为原料制作出来的丝绵纸虽然轻薄又易于书写,但是因为原料昂贵的原因,导致它注定没办法大量生产,更别提大规模的普及了。

后来有人尝试用大麻和苎麻替换蚕丝来造纸,制造出来的麻纸虽然成本降低了,但是因为又粗又厚的原因,导致它根本没办法书写,更别提取代竹简和帛书了。

一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原有的造纸工艺上进行了改革,以及替换了大部分的造纸原料后,才使得纸张在二国两晋时期成功地取代了竹简和帛书,成为人们喜爱的书写材料。

按理来说,蔡伦改进的蔡侯纸提升了纸张的质量,又降低了造纸的成本,纸张在民间的价格应该会被打下来才对的。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来仪所提到的“生产力”问题了。

“威凤你说的没错。”李世民点点头道,“虽然南北各地都建立了不少官私纸坊,便于就地取材,但是纸张仍然供不应求。”

因为造纸技术的提升,现在市面上纸张的种类很多,什么麻纸、桑皮纸,楮皮纸乃至藤纸等等,应有尽有。

可以说进入唐朝之后,造纸原料的品种进一步扩大,但是因为生产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导致即便造纸名工辈出,也解决不了纸张昂贵的原因,毕竟不管是什么东西,物稀即贵。

换而言之,物不稀则不贵,但是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物不稀呢?

“现在造纸所用到的原料都有哪些呢?”李来仪还真的没有认真的去关心过这个问题。

“麻类用得最多,其次是藤皮、楮皮、桑皮……。”李世民知道的倒是比李来仪要多一些,说起来的时候如数家珍。

李来仪听完之后,眼睛突然亮了一下:“没有试过用竹子做原料来造纸吗?”

“竹子?”李世民回忆了一下每年向朝廷贡纸的州邑,然后摇摇头道,“没听说过有竹纸。”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爱女,“来仪,难不成你想到了用竹子做原料来造纸的办法?”

“想到了一点。”李来仪道,“竹子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够被制作成纸,这个工序有点复杂,我得再仔细想想才行。”

“不过竹纸的制造工序复杂是复杂了一些,但是它成纸快,而且在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竹林资源,所以真的可以用竹子作为原料来造纸的话,那么竹纸的造价低廉不说,生产力也能够有所提高。”

虽然李来仪只是想到了一点,但是李世民对她很有信心,毕竟她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了,当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来仪你的脑袋可真的是个宝贝呀。”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脑袋里面藏了一个巨大的宝藏

李来仪一脸得意的模样,嘴上却道:“我只有脑袋是个宝贝吗?”

李世民被逗笑,他道:“当然不是了,来仪你整个人都是个宝贝。”

李来仪一听,顿时笑了起来,然后问起李世民:“对了耶耶,你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之前去灵州的时候你不是让乌纥帮你买种马吗?”

“嗯嗯。”李来仪立马意识到李世民想跟她说的好消息是什么了,她连忙问道,“乌纥是不是帮我们买到种马了?”

“买到了。”李世民提起这个好消息,心情就好得不得了,“这是第一批,已经顺利送到我们大唐境内了。”

李来仪一听,高兴得直拍手:“太好了,看来这个乌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嘛。”

李来仪当日虽然说了不管乌纥用什么手段,她只要结果,但是事实上她也担心乌纥的手段不够,给不了她想要的结果。

不过好在事实证明是她白担心了,乌纥能够被吐迷度收养,甚至把他当做半个亲儿L子一样来养,显然是有他的手段和本事的。

只是李来仪实在是想不明白,既然乌纥那么担心被吐迷度知道他跟他婶婶通奸,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况且乌纥还是被吐迷度养大的。

李来仪高兴完之后,又对李世民道:“不过此人乃白眼狼一个,连对待养大自己的亲叔叔都尚且如此,对待其他人就更加不用说了,等我们的交易结束之后,耶耶你要不要想办法提醒一下吐迷度?”

“放心。”李世民道,“虽然吐迷度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和野心,但是他现在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栽跟头的。”

如果李世民不知道乌纥的为人就算了,但是现在知道,他肯定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毕竟大唐现在还需要回纥去牵制住薛延陀,所以回纥不能出事,吐迷度也不能。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便吐迷度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和野心,李世民也觉得无伤大雅,甚至觉得这样挺好的,因为吐迷度要是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和野心的话,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接受大唐的扶持,选择和薛延陀打擂台?

早就安分守己的给薛延陀当小弟了。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来仪就放心了,然后把话题转移到李九思的头上:“真没想到卫公会养出这么一个孙子出来。”

别误会,李来仪不是在骂人,虽然听着确实像,但是谁让李九思真的是李靖的孙子呢?

“别说你没想到,我也一样。”关于李靖的家庭情况,李世民也知道,但是知道得并不详细。

这也正常,毕竟他是皇帝,每天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哪里有心思去八卦大臣们的家庭情况?

“难怪你会愿意让他去琉璃坊了。”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或许会觉得李来仪同意让李九思去琉璃坊一探究竟是因为看在李靖的面子上,但是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了解自己这个女儿L,如果是

看在李靖的面子上的话,那么她只送李九思一些凸镜片就算了,但是她愿意让他去琉璃坊,可见还是因为李九思那个人。

“我原先答应的时候也没想过他把雕版印刷术都造出来了。”李来仪道,“只是见他那么有钻研精神,想着他可能会是个人才,所以就答应带他去琉璃坊一趟了。”

李世民就忍不住笑道:“那看来我们威凤还真的是慧眼识珠啊。”

李来仪“谦虚”地摆摆手道:“哎呀,一般一般,世界第二。”

“你是第二,那谁是第二?”李世民问。

“那当然是我英明神武的耶耶啦。”李来仪一本正经的对李世民道,“世界第二聪明非你莫属了,耶耶。”

李世民一听却不怎么高兴:“我是世界第二聪明的话,那谁是世界第一聪明?”

他倒要看看有谁比他还要聪明?

李世民的“不服气”李来仪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她故意道:“那当然是我秀外慧中的阿娘啦,难道耶耶你不是这么认为的吗?”

“淘气。”李世民心想,他日后还是要到地底下跟观音婢团聚的,他哪里敢不这么认为?

李来仪“嘿嘿”地笑了一下,然后继续聊正事:“既然李九思把印刷术造出来了,那么耶耶你是不是要好好地赏赐他一番?”

李来仪虽然觉得依照李九思的性子,他或许根本不在意赏赐不赏赐的事情,但是他在不在意是他的事,他们总不可能心安理得的使用别人的发明而一点表示都没有。

“那是当然了。”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吝啬的性子,他既然已经意识到雕版印刷术的意义和作用了,那么自然不会亏待身为功臣的李九思。

……

“我跟我耶耶说好了,等到卫公大寿那天再下旨赏赐你。”李来仪既然答应了要“偷偷”带李九思去琉璃坊走一趟,那么她自然说到做到了。

寻了个机会就把李九思约了出来,在去琉璃坊的路上,李来仪顺势跟他说起了李世民因为雕版印刷术要赏赐他一事。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下旨赏赐,非得要等到李靖生日那天呢?

原因很简单,当然是避免李靖提前知道李九思要送什么寿礼给他啦。

“等到卫公大寿那天,要是能够收到你亲手做的寿礼,又得知你给他做的寿礼得到我耶耶的赏赐的话,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李来仪说完,李九思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被他咽回去了:“我被陛下赏赐的话,阿翁会很高兴?”

“那当然啦。”李来仪道,“这说明你有出息了,哪个当长辈的看到了会不高兴的?”

李九思却不觉得这算得了什么出息,他说:“我也只是从前人那儿L得到了灵感。”

这并非是自己首创的,所以李九思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话不是这么说的。”李来仪道,“首创很重要,但是难道改进就不重要了吗?”

虽然李来仪也不确定李九思是不是第一个想到用这种方式

印刷的人,毕竟世上天才那么多,但是他确实是第一个让他们知道雕版印刷术的人。

所以李来仪认为,这份赏赐是李九思该得的。

“等到卫公大寿那天,你把寿礼送上之后,可以让卫公亲手印刷,到时候他印刷出来的第一本兵书肯定非常有意义。”

李九思听完李来仪的话后,顿时觉得她这个建议十分好,虽然他平日里不善言辞,更不善于向李靖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其实李九思心里是很亲近和喜欢李靖这位祖父的。

简单一点来说吧,如果李靖和李德謇同时掉进水里的话,那么李九思绝对会想都不想就决定先救李靖。

李德謇:“……”

哦,为什么李德奖才是李九思的亲爹,他却选择了拿李德謇举例?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李九思的心里,李德謇这个伯父的分量都比李德奖那个亲爹要重。

李德奖:“……”

正是因为李九思亲近和喜欢李靖这位祖父,也知道他替自己操了不少的心,所以李九思才会想着去做一些让他高兴的事情。

而李来仪虽然不是李靖的孙辈,但是她现在跟着李靖学兵法,日后也很有可能会被他收做徒弟,那么马上就是李靖的大寿了,李来仪觉得自己当然得有所表示了。

“那天的事情你倒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灵感。”李来仪道,“我注意到卫公看书的时候似乎有些吃力,所以打算让琉璃坊的匠人们帮我用凸透镜做了一个手持放大镜送给卫公,到时候他看书的时候就方便得多了。”

“阿翁的眼睛这两年看东西确实是越来越模糊了。”李九思作为李靖的孙子,又在他身边长大,自然知道李靖的具体情况了。

事实上如果李来仪不打算送手持放大镜给李靖的话,那么得到李来仪送的凸镜片后,李九思也会想着做一副放大镜给他。

不过既然李来仪现在决定送了,那么李九思就把这件事放下了,他道,“所以他要是收到你送的手持放大镜的话,那么他肯定会很高兴。”

“我也觉得。”李来仪倒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就承认下来,旋即又道,“不过还得多亏了你给的灵感。”

如果李来仪没有从李九思那儿L得到这样一个灵感的话,那么等到李靖大寿的那一天,李来仪说不定会选择送他一副望远镜。

虽然李靖已经告退了,日后也大概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但是他戎马一生,李来仪心想,他要是收到一副望远镜的话应该会很高兴的。

只是李来仪没想到她都还没有来得及送,李九思就给了她新的灵感。

*

有李来仪带着,李九思顺利的进入了琉璃坊,进去之后,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琉璃坊的匠人们烧制琉璃和其他传统的工艺有什么区别了。

其他人烧制琉璃是用脱蜡法,这种方式不仅前期操作复杂,到了烧制环节更是不到开窑那一刻都不知道成功与否。

因为用这种方式烧制琉璃的出品率不高,所以琉璃才会

以稀为贵。

但是现在这个琉璃坊里的匠人们烧制琉璃竟然是靠吹,没错,就是用一根长管吹出各种形状,再用各种剪刀或者镊子等工具调整形状,等塑形成功后让其降温冷却,一个漂亮的琉璃成品就完成了。

李九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珍宝阁有那么多的琉璃出售了。”

因为他知道传统烧制琉璃的方法,所以在来琉璃坊之前,他其实一直很好奇珍宝阁的琉璃成品为什么能够层出不穷?

今日一见,李九思终于明白了。

李来仪笑着问他:“是不是没想到只是吹一口气儿L的事?”

李九思点点头,他虽然想到李来仪他们肯定是改进了新技术,但是没想到他们改“脱”为“吹”。

只看一遍,李九思就明白这个办法比传统的脱蜡法要省时省力很多,出品率也极高。

见李九思好奇地盯着那些正在吹熔融态琉璃的匠人,李来仪问他:“你要不要自己也试着吹一个?”

“要!”

见李九思回答得这么干脆,李来仪都怀疑他是不是就等着她问了,笑了笑,找来刘匠人让他教李九思吹琉璃后她就去找人聊正事了。

没有在琉璃坊见到韦氏她倒是不觉得奇怪,虽然除了她之外,韦氏是最常来琉璃坊的人,但是两人又没有约好,没遇上也是正常的事情。

只是李来仪没想到自己跟匠人谈好了要做放大镜后,他犹豫着跟她说了一件事:“韦娘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琉璃坊了。”

虽然韦氏没有跟李祐和离,但是因为韦氏能够进入琉璃坊,并且站稳脚跟完全是靠她自己的本事,跟李祐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琉璃坊的人都尊称她一声“韦娘子”。

“嗯?”李来仪有些意外,“她不舒服吗?”

除此之外她找不到别的理由,因为韦氏自从加入琉璃坊之后,对工作热情高涨得很。

“不是。”匠人说,“我听说好像是出了点事。”

出了点事?

李来仪听到匠人这么说,皱了皱眉头:“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工作吧。”

匠人应了一声。

小姑娘原本打算来琉璃坊一趟之后就去纸坊,但是现在得知韦氏有可能遇上事了,她只能够改变计划了。

从琉璃坊离开后,李来仪原先是想着让李九思先回李府的,毕竟她都不去纸坊了,但是没想到李九思却道:“我跟你一块去吧,有什么事我说不定也能帮上忙。”

小姑娘虽然对李九思的话表示存疑,但是他是一番好意,她就没有拒绝了,一行人改道去找韦氏。

也是巧了,李来仪他们一行人还没有见到韦氏,就先见到了来找韦氏麻烦的人。!

最新小说: 萌宝乖乖:妈妈来了 神奇宝贝:系统开局 她想做那剑修魁首 女友被掰弯后,我抢了她的心上人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四合院之隔墙有耳 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 半惊罗 穿成豪门弃女,她靠玄学封神 快穿之我好像有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