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1 / 1)

林菱一点都不慌。抱着胳膊冷冷地看着她在地上打滚

“哭啊,再哭响一点,没吃饭啊。

那妇女还真嚎得更大声了,她闭着眼睛表演得格外投入,没有注意到街坊四邻都被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而这些人大多各个都拿着东西,五叔爷爷离林菱家最近,他一把卸下家里长长的门栓就赶过来了。还有人拿着锅铲,还有人拿的扁担

村子里留下的虽都是老人,但却几乎都姓林

林菱看着头发斑白的大伙儿把那中年妇女包围了,不禁都笑了。

中年妇女听见了林菱的笑声,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她睁开了眼睛,首先感受到的是头顶的一阵阴影,她抬头看去,才发现头顶上横着门栓、尿桶、扁担、锅铲,而每个人都冷漠地看着她“大姐。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林菱活像个亚霸。嘿嘿地冷笑起来,“闽地一族一村,你不知道啊?大老沅来我们村子里闹事,你是不是脑子叫们来了不清醒?''五叔爷爷以前也当过兵,脾气是最火爆的,冷笑:“跟她废什么话,欺负人欺负到家门口,直接打出去!“就是,阿菱是咱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呢,说清楚,来干什么的,是不是来讹人来了!刚刚说什么钱不钱的,想干什么!"你一言我一语,包围圈还围得越来越紧了,还有人问要不要拿绳子,中年妇女吓坏了,哆嗦道:“我报警了!我要报警!”你报!你报啊,你赶紧报啊!要不要我替你报?

最后,她灰溜溜地被村民们友好热情地护送着“请”走了。

这一幕被直播间的各朝古人们看个正着,

唐朝之前的朝代民风大多都很彪悍,自家妇人也都很凶,身为男人,谁没跪过骰子盆呢?故而大伙儿对这一幕都反响平平。又没打起来,无事无事

宋朝

偏安一隅的宋朝已逐渐抛却唐的大气,开始转向喜爱温婉柔顺、纤瘦自皙的女子,赵光义便不大喜欢这样性情的女子,微微皱眉,评价道:“这林小娘子也过于泼辣了些.....“哎,她与祖父相依为命,不泼辣些,如何支撑门户?”戎马一生的赵匡胤倒是能理解

明朝,

“闽地.....

张居正完全没有在意林菱的性情如何,而是猛然醒悟过来

“怪不得林姑娘对陈家的故事如数家珍,原来她就是闽地人士。原来她就身在闽地!‘

不过。张居正想起林菱家和她的五叔爷爷家的房子,面色古怪

“闽地章然如此富裕繁华吗?

清朝,雍正年间

张廷玉也笑着对皇上说道:“各地的宗族都是如此,绝不会允许外姓人欺负自家人,同族定然是一致对外的,臣知晓的有些宗族间的械斗更为厉害呢!上下游两个村之间为了争水,本是一家一户的事,最后闹得全族出动,两个村子能打得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最后结世世代代都结成死仇。雍正也点头,但语气中有些不悦:“朕知晓,先前听闽浙总督上过折子,闽地穷山恶水,那的百姓格外团结对外,就是外地的官员派遣入闽为官,也得好好招待当地乡绅豪强,若是贪官造孽,甚至有杀官之事发生,没想到几百年后此地风俗仍旧如此。对于皇帝来说,宗族势力太强,却并非好事

这代表皇权在当地,不一定有族长的话好使,政令也不一定能传达下去,很可能发生阳奉阴违之事。故而雍正不喜。

见人走了,林菱也松了口气,她把五叔爷爷请回家里来坐坐,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两个爷爷都说清楚“.....就是这样,阿程的父母重男轻女,比咱们这有些人家还严重,阿程也伤心透了,没把钱留给家里,都捐出去资助山区女孩子读书了,之前办丧事的时候就请律师打电话跟她爸妈讲清楚了,当时在殡仪馆她爸妈就在电话里大骂了好久,没想到今天还过来

林爷爷气得不轻:“女儿刚死,还躺在殡仪馆尸骨未寒,不来送她最后一程,就惦记给儿子买房子,就是再怎么重男轻女,也不该这样!‘闽地这儿重男轻女之风也很重,但随着教育进步与社会风气的转变,现在大多人家是“重男不轻女”,生了女儿也会好好疼惜,只不过有些老一辈的人往往还会坚持:“再生一个儿子”,“这种人啊,以后会遭报应的!”五叔爷爷摆摆手:“既然我们占理,那就更不用怕了,我们又没错,况且堂叔堂婶、堂爷爷伯伯们都在家,她要敢再来,咱们也叫警察来收拾她。林菱点点头,她本来也不怕

阿程脾气好,她可没有那么好脾气

之前阿程因为天天加班,总胸闷气短,有时又胸痛,闹到住院挂针,她妈和弟弟还天天打电话来跟她要钱,都是林菱抢过手机替她骂回去的,所以林菱与阿程父母之间的梁子早就结下了。他们都恨她多管闲事,林菱却不忍好友被这样一家人拖进深渊里,主要是阿程不会吵架,经常吵不过,林菱在旁边听得抓耳挠腮,一嘴高级词汇没有用武之地,恨不得替她吵!后来阿程出院后就忽然决定要先立遗嘱,林菱虽然觉得不大吉利,但想到她爸妈的德行,就陪着她去公证了。谁知道,真用上了。

想到阿程送到医院抢救时,没家人陪,抢救要签字,医生打电话给她爸妈都不接,换了好几个号码才打通,还说:“没钱治,死了就死了”,最后林菱一边哭一边在警察陪同下签字,只是回想,她又气得拳头都硬了。但她忍住了,

她不想让两个爷爷为她担心。

又说了会儿话,五叔爷爷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对了,阿菱啊,等会能不能帮五叔爷爷买张去西安的动车票,哎呀年纪大了,还不会用手机买票,你堂姑的单位早上来电话说,她在外头演练的时候摔伤了腿,现在正住院呢,五叔爷爷放心不下,想去看看她。林菱恍然,五叔爷爷的小女儿分配在西安当兵呢

她忽然有了个念头

”爷爷,五叔爷爷,不如咱们三个一块儿去吧?

两个爷爷都愣了一下。

林菱却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章

“五叔爷爷,你又没出过远门,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们怎么放心啊?而且,我爷爷忙了一辈子也没去旅游过,反正你们都退休了,家里也没什么活,不如我带你们一块儿去探望堂姑,然后再顺便去看奏始皇陵玩!爷爷,你不是一直想去看兵马俑?回程的话,我们可以从长沙中转,去看看橘子洲头的烟火,再去瞻仰一下管理员的故居吧?如果你们还吃得消,我们最后一站还能去北京看天安门!带爷爷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特种兵旅行

秦朝,

看着后世人争斗,那等鲜活团结的样子与民风彪悍的奏人一般,两千多年了,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总觉得一点也没有改变。嬴政本来深觉后人亲切,正悠哉地喝寺人献上的一壶柘浆呢,结果险些被一句“去奏始皇陵玩”呛死。什么?、

她们要去哪儿玩

”秦始皇陵?"

汉高祖时期,刘邦也震惊不已,

他看了眼吕雉,又看了眼萧何,内心无比崩溃道:“后人怎会如此稀松平常地说着要去陵墓中游玩.....不是,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都没敢掘奏始皇的陵墓啊

后人怎能不敬祖宗

萧何也皱眉,但很快他悄悄瞥了眼自家陛下,心中有句话不敢说出来:奏皇的陵墓都被后人掘了,那汉室帝王陵墓难道能够幸免吗?汉武帝朝,刘彻也瞪圆了眼睛。

先前听林菱与林老夫子如此崇敬奏皇,听得刘彻都有些酸,怎么一转眼就要去人家奏皇安睡之陵寝中遛弯了?他是个憋不住话的性子,何况他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那他的陵墓呢?于是小心翼翼、心惊胆战地发声询问:“林娘,后世朝廷为何要挖掘奏始皇陵?不怕遭巫觋之祸事么?我汉室帝陵可有挖掘?

[小猪佩刘:其实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要挖奏始皇的陵墓?对了,我读书少,主播知道汉室皇帝的陵墓被挖了吗?]刘彻又气急:“朕何时读书少了?仙迹无故欺我!

而随着他这一句话来的,还有蜂拥而至的其他人急切地问题

[赵大黑胖子:宋朝的皇陵挖了吗?)

[全民白月光:唐朝皇陵安好吗?]

[棣子,开门,是爹地:咱南京的帝陵可还好?]

这头,林菱一番话把两个爷爷都说动心了,于是直接给两个爷爷和自己都订好了两天后去西安的动车票,这两天她计划正好把阿程入葬的事办了,两个爷爷也好跟邻居交代帮忙看屋子和菜地的事儿,于是都商量好了,林菱这想起来自己的手机好像还在直播!遭了!她刚刚骂脏话不会被平台警告吧?

于是匆忙过去一看,幸好没有,而且直播间竟然很热闹,但她只是扫了一遍留言区,就头大如斗:

[你们入戏有点深,让我有点孩怕。]

爷爷重新进厨房捣腾午饭去了,林菱左右没事,就干脆地坐下来和直播间的网友侃大山,也好缓一下自己的心情[小猪的意思我懂,你的意思是不是会打扰长眠的古人?但如果没有考古,很多陵墓都被盗墓贼破坏损毁了,历史文物也被盗卖,有些汉奸还会带着外国人去盗掘卖,流失海外的文物不胜凡举,而国家通过科学的考古,就能让历史的珍贵遗迹保存下来。这才是考古的真心啊!考古大多都是被动的,不得已才挖掘,

其实奏始皇陵从发现到现在都六十多年,咱们只打开了外面的陪葬坑,一直没去动皇陵,不仅仅是因为秦始皇陵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遭遇了数不尽的兵祸、洪水、火灾,里头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贸然打开可能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若非不得已,我觉得考古专家都不愿意去打开。

我记得之前看央视采访过负责奏始皇陵博物馆的吴院长,主持人就问奏始皇陵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挖掘,因为里面藏着那么多有关奏国的历史秘密,全国人民都很好奇这事儿。但吴院长明确回复说:“不能主动校掘地下的文物无此暗弱。当的人也当对天地自然与祖失有敬思之心老祖空在里头脉得好好的,两千多年了,你给他挖出来干嘛?没这个道理。以后或许我们能发展出更先进的技术,在不打开陵墓的情况下去了解下面的东西,不去打扰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老人,是最好的。[注]''我个人觉得昊院长说得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们现在历史考古的工作都是遭循这个原则,带着敬畏之心、被动保护,不去主动破坏。现在被打开的陵墓大都是当初被盗墓贼破坏得很严重的,没办法才去保护的奏始皇陵还是保存非常完好的,它怎么被发现的呢?七十年代时,陕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挖到一块土陶碎片,后来又挖出了更多,他感觉不对劲,就报告了国家有关部门。后来,国家就把整个奏始皇陵保护起来了,考古专家也是经过考古才知道那农民打井的位置就是兵马俑坑。而兵马俑坑打开后,没有发现任何通往主墓室地言的盗洞,我们就没有再继续往里挖,从此秦始皇陵就成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所以咱们的老祖宗在里面睡得还是很安全的。听说奏始皇陵特别特别大,我爷爷那么喜欢历史,他去看了一定会很育兴的。]惠政大大松了口气

如此其好,如此其好

后世朝廷还是很知礼的,若是这样的缘由才打开他的陪葬墓室,也能够谅解。随后又有些感念,后世已历经两千多年的变更,不知更迭了多少朝代,但后世的朝廷却还感念着他这个缔造了大奏的祖宗,虽不大明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什么意思,但他想,或许是举一国之力保护他的陵寝的音思吧:

还有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这又是个什么国?

后世叫人不解之物实在太多了,

[至于西汉的十一座帝王陵,无一例外,通通都被发现了!小猪同学你崇拜的汉武帝的茂陵就没始皇陛下那么好运了,汉武帝才下葬没几天就有陪葬器皿被盗出售卖了,而到了东汉,茂陵里面的财宝就差不多被盗光了。]刘彻面上顿时血色尽失,甚至一句话都没说出来,身子打晃踉跄了几步,“噗通”一声仰天倒地

最后是被惊叫的宫人掐着人中才悠悠转醒的

虽然刘彻如今还没开始给自己造陵墓,但没有一个古人不在乎身后事,尤其是“视死如视生”的皇帝,这简直犹如晴天霹雳,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

刘彻趴在宫人的怀里,神色恍惚地喃喃自语

那他岂不是死后都不得安宁?

(至于赵大黑胖子问的宋朝皇陵.....哇,我居然能见到活着的宋朝皇帝粉丝?难得难得。]

林菱是后知后觉想起来“赵大黑胖子”是谁,不由在心里想,网友可真损,但网名是取的真贴切啊![话说,赵匡胤的画像也不知道哪个写实派画师画的,确实黑。我记得之前还看到网友问,赵匡胤脸部黢黑,是不是非洲移民过来的,把我笑得肚子疼。]赵匡胤:“......

默然片刻,才勃然大怒:“朕武将出身,常年在外征战,久经沙场、风餐露宿,哪能生得如玉面郎君一般,后人怎能因此取笑朕的容貌!况且,朕祖籍洛阳,乃是实打实的中原子弟,怎能因朕面黑便无故质疑朕家世渊源?实在无礼!赵光义也忍不住打量了一下自家兄长

他紧紧绷住了嘴角,心中的念头不敢露-出一点

确实黢黑

而明朝,默默在翻阅郑和航海图的永乐帝又一皱眉

怎么还有个非洲

这又是哪

[不过我猜想啊,赵匡胤应该没那么黑,可能确实不白,但没有我们现在画像上呈现的那么黑。以前画画都是用“铅白”来作画,随着时间流逝啊,就氧化变黑了。扯远了,宋朝皇陵的话,就更可怜了,宋朝皇帝除了雪乡二圣,宋朝的九位皇帝都集中葬在河南,但那边既没有人保护,当地居民还在陵墓周围种植庄稼,因为陵墓内部早就被元朝皇帝和其他盗墓贼盗掘一空,如今那边只剩下一些夹杂在庄稼地里的宋朝石雕,还在维持着宋朝皇家最后的一丝威严。)好了,这下轮到赵匡胤晕了

刘彻反倒因此慢悠悠地恢复了神智

他慢慢从宫人怀中直起身来,哦?还有比他更惨的?

[至于唐朝。]

李世民顿时紧张地攥紧了长孙无忌的手。

[其实每个王朝走向晚期、走向国力衰弱的乱世,已经旁落的王权几乎都难以维持体面,乱世之中人都难以活命,又怎会再敬畏前朝的祖宗?那个带给他们战乱、死亡与伤痛的王朝,又怎么会值得他们敬畏呢?因此朝代落幕后几乎都会盗墓四起,唐帝陵一共二十座,被劫掠的就有十六座,不过也有四个皇帝没被盗,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唐睿宗李旦的桥陵、唐穆宗李恒的光陵。尤其昭陵,不愧是大唐全民白月光的陵墓,我去年看过新闻,好像是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与文物部门对昭陵地下遗址进行过探测一一说是用什么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的探测办法,搞了半天都没发现昭陵的地下墓道有异常,既没有扰动和开挖痕迹,甬道结构也很完整,所以昭陵至今近九百年都未被盗看来几乎把唐帝陵打包盗光的温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侵扰全天下白月光的陵墓啊!而往后不管更迭了多少朝代,也没有人敢去打搅他。毕竟直到宋朝,人家大唐都覆灭不知多少年了,还有受了委屈的宋朝臣子去“哭昭陵”,若是李世民泉下有知,也会哭笑不得吧。]李世民也跟着长松了口气

(长孙无忌龇牙咧嘴地揉着自己被掐青的手。)

朕目后尚且能够安寝......只可怜了其他子孙,个个都没逃过被盗掘之命运。但后人说得不错,王朝都已沉沦,皇帝的尊严又何谈保全叹息后又升起了一丝丝难以掩盖的喜悦一联是唐太宗

随后,他又听到了“白月光”,这才明白自己这个奇怪的ID是怎么来的。全天下的白月光?后人都是这般称呼自己的?洁白的月光.....李世民不由迟疑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忽而觉着自己与那宋朝的赵匡胤一般,也有点黑,还有,器昭陵又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他便怀着一丝忐忑与不安问了:“何为哭昭陵?

[全民自月光:哭昭陵是什么梗?]

林菱疑惑:

[你这个粉丝不称职哦。]

[哎呀,就是因为李世民一生功绩太过辉煌一一内走中原、外开疆界、昭明四海使万邦臣服,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夷夏亲和一家,所以李世民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名望最育、声誉最隆的千古明君,历朝历代无数名臣帝王无不将唐太宗视为一生目标,昭陵也因此祭祀不断。而根据唐制,臣民若有冤屈可以到昭陵来哭诉,这一惯例也被唐朝历代皇帝所遵循,昭陵也就慢慢成为了唐朝人公认的一个能诉求公正的地方,于是就形成了“哭昭陵”的习俗宋朝的陆游还写了一首诗:“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器昭陵。”即便大唐不在,器昭陵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了。]李世民望着仙迹久久难言,眼圈已红了。

仙迹之前总不提及大唐,他以为是他杀兄夺位不得后人承认,连累得大唐也不受后人赞誉,却没想到后人说,他是一个于古明君而在场的唐朝朝臣则被林菱几句话描述的大唐盛世激动万分

陛下刚登基不久,外有突厥虎视眈眈,内却民生凋敝,刚刚稳定建立起来的大唐,因为孱弱,甚至只能对突厥求和服软,但终有一目,大唐会成为一个“万邦臣服,安居乐业”之盛世!贞观的老臣们,没有一个不流泪的

这几句话,好似黑夜里幽幽亮起的灯烛,让他们都不再彷徨了。

[智慧女孩不秃头:主播讲到唐太宗我忍不住冒个泡,哭昭陵还好吧,真正令人感动的还是“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的安西军啊,这是我听过无数次,都还会想哭的历史片段。]林菱也被触动,连忙摆手

[不要说,说了我眼睛容易尿尿。)

李世民:“....

林小娘子,你是个小娘子啊!言辞可文雅些吧!

[快活小三郎:安西军怎么了?]

看到留言的是谁,林菱不高兴地说

[唐玄宗竟然还有粉嘛?震惊!好意思问呐,还不都是你正主害的,一场安史之乱毁了大唐盛世的荣光,从此大唐外部一直藩镇割据永无宁日,内部则宦官专权朝政混乱但大唐虽然因为安史之乱衰败了,远在西域却还有一支军队在坚守着大唐的荣耀和尊严,那就是大唐驻守在西域唯一的一支军队:安西军!当时大唐已经无法约束西域诸国,而且因安史之乱爆发,大唐为了应对叛军不得不抽调各地精锐,于是安西都护府中只剩下了郭昕率领的一万多人镇守而吐蕃等国却一直对安西都护府所在之地垂-涎三尺,看到大唐烽烟四起,他们决定先吞掉河西走廊,切断安西军与大唐联络的唯一通道,再慢慢将这支孤军屠杀殆尽。这计谋很完美,却因安西军超乎寻常的骁勇与顽强而粉碎,面对孤军奋战的困境,安西军在举目皆敌的境况下依旧不退缩,不仅击败了叶蕃一波一波的进攻,还不断派出信使试图冲破包,围圈联络朝服廷

送信的人九死一生,不知有多少勇十带着安西军的希望倒在路上,终干,有一目,安西军的消息传到了长安,然而当时唐朝已经无法镇压各地的藻镇,根本腾不出手来援助千里之外的安西军,干是只是写了封信褒奖郭昕。]李世民终于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他先前有多么为大唐而骄傲,如今就有多么为大唐而焦心

“怎能如此辜负忠臣将士啊!”他急得跺脚!

[即便只是一封来自长安、毫无用处的奖励信,安西军并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援军,但郭昕与其他安西军的将士们却都得到了抚慰一一大唐还在!长安还在!他们只是知晓身后的家国仍旧在,无限的勇气又好似重新灌注在了他们的身体里,他们便这样继续苦苦地支撑,然而随着时移世易,坚守了四十多年后,安西军的境况越来越糟了

那一年,一直和安西军并肩作战坚守了四十多年的北庭都护府全员战死沦陷,安西都护府北面也被吐蕃占领了。他们无路可退了。

四十多年啊,安史之乱早就结束了,这么多年,唐朝的皇帝竟然都没有为他们送来一个人、一粒粮,大唐王廷就这么忘了他们,他们却没有一日不为大唐而战!当初意气风发的锦衣少年郎尽已是白头翁,而昔日能够以少胜多重创二十万阿拉伯大军的安西军也只剩几千老弱残兵,曾经荣光无限的安西四镇,焉者、于阗、疏勒接连失陷,只剩龟兹还未被吐蕃占领

安西军的周围,已经插满了吐蕃的旗帜,唯独龟兹城上,仍旧骄傲地飘荡着大唐军旗,那已残破的绣着“唐”字的军旗,还在顽强地向天下人宣告,大唐还在!大唐的尊严不容践踏但是他们支撑这座万里孤城已经太久太久了,一群白发老兵衣衫褴褛,骑着牙齿都掉光的老马,相互整理着盔甲,沉默地列阵。黄沙漫漫残阳如血,萧瑟的大漠尽头,传来了这支塞外孤军最后的喊杀之声

大唐......还在吗?长安......还安好吗

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紧握手中的唐刀,就是他们最后的依仗,而冲杀在前,身后的大唐,便是他们最后的信仰那一年,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五十年,也是这支孤军硬抗西域诸国联军的第五十年,那一年,龟兹城上屹立了五十年的大唐军旗倒了,满城白发的安西军也倒下了,尽数殉国。1“混账......混账......”

李世民几乎找不到言语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他泪水横流,几乎捶胸顿足

“五十年了,便是什么乱子也该平了,怎能就这样将他们忘了!怎能五十年也不过问、不去营救他们啊!林菱讲着讲着,却想起了曾经一挑十七国联军的那群最可爱的人,还有那血泪斑斑的十四年,就沉默了下来。不论古今,在华夏最危急的时刻,他最勇敢的孩子总会挺身而出,

最新小说: 港岛:别怕,我真是好人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九九金仙 长姐掌家日常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十里芳菲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行商坐医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