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初闻(1 / 1)

在驿站的问题上,会发出最后那句疑惑的,自然是宋以后的朝代。

古代对驿传“军管”改-革,就是从宋朝而起,在唐朝之前,种-花家

的古代驿站都是军民两用的,尤其唐代驿站还兼馆舍之用,办有店肆供过往商旅住宿,酒食丰足。

不愧是大唐气魄。

但历朝历代之人还没说上几句有关后世驿站的猜测,就见进入竹溪镇后,不比行驶在山路之中,那灰白平坦的道路上来往车流便多了起来,曾在袁老的视频里短暂遥远瞥见过一次“铁盒钢车”的古人们,终于能近距离地看清这些狂奔的钢铁巨兽。“原来后世之人所乘车奥如此多样。”李世民惊讶道,跟着林菱直播的视角走出了盘山路后,路上各色车辆多了起来,且比先前在袁老视频里瞧见得样式要多得多。在路上,能见到矮小但颜色多样的“矮铁四轮车”(小汽车),也有轮子都比小车高、长长的“巨轮车”(半挂货车),还有运载着满满当当客人的大巴、满载货物的解放卡车、也有不少如林爷爷驾驶的三蹦子、以及只有两个轮子能够灵活穿行在车流之中的摩托车“真叫人大开眼界啊。”赵光义也被后世车辆深深吸引,若能得这样的车架,岂非日行千里?

他实在喜爱后世的车乘!

而在清朝,本就与西方文明联系密切的康熙末年,已经从这些疾驰而过的钢铁车辆中隐隐看到了一些与西方科学相关的影子,毕竟他本人对科学也很感兴趣,还曾和莱布尼茨通过信,被这个科学成就不亚于牛顿的科学大佬称为“东方的一位科学家”,还曾收到了莱布尼茨本人设计、漂洋过海而来的赠礼一一一架能进行加减乘除验算的机械计算机。

康熙心头的震惊不比其他朝代少,但别的朝代只是单纯的惊叹、难以置信,只因他们看到的是从未想象过的另一个世界。但让康熙震惊的是一原来他曾接触到现代世界的边缘,曾触摸过工业革命诞生之初的柔软外壳,可那些东西却被他认为“非正道”、“奇淫巧技”而束之高阁,原来这些玩意并非闲明消遣的玩意,竟能带来这样犹如天堑一般的改变吗?

而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已拜见过振作起来,端坐屏风之后的李太后,也一如既往地向满脸尴尬心虚的朱翊钧行礼,李太后连忙命贴身太监为张居正赐过坐后,屡次欲言又止,也不知该如何为皇帝挽回这位恩师的心,最后只得垂泪哽咽道:“张先....张居正却只是轻轻打断她:“娘娘与陛下皆不必忧心,臣此心不变。”

朱翊钧低下了头,不吭声。

李太后却不由泪水涟涟,一半是庆幸,另一半更是惭愧。

她今年只有三十四岁,万历皇帝登基时只有八岁,那时,她也仅有二十六岁。

先帝还是裕王时,她只是裕王府里一个不起眼的小侍女,因生得还算貌美,被无子的陈王妃要到身边作为侍女,她被指派司奉陈王妃的花草,时常出入后-庭前殿之间的小花园。那时,张居正在徐阶的举荐下担任裕王府的侍讲侍读,是裕王的众多先生之一,当然,他也是其中最俊俏年轻、最惊才艳艳的一个。那时,裕王府上下不知多少侍女偷偷躲在爬满藤蔓的月亮门外,悄悄瞧过这位“须面秀美目,须长至腹”的张先生。李太后自然也听过张先生的大名,后来,她有幸被裕王宠幸,生下了裕王的第三子一一也就是当今万历皇帝朱翊钧,她从卑微的小宫女晋升为了李侧妃,与张先生的交集也多了起来一一朱翊钧长到了开蒙年岁,先帝便指派张先生为其授课启蒙。她时常为儿子送汤送水,曾隔窗听过张先生为儿子讲《千字文》,竹窗下,张居正声如凉风,手握书卷,不缓不急地为稚童拆字讲解,竹影和了春-光淡淡地落在他眉目之上,叫李太后无端端便想起一个词:玉质金相。比起当时裕王倚重的大胡子高拱,李太后更赏识学识扎实、相貌端美的张居正。

所以当幼主临朝、内阁党争激烈、宗室虎视眈眈之时,而把持着内阁的高拱竟还鄙夷地说了一句“八岁孩童,安能治国!”,更是让她心下恐惧惶然,于是头一个能想到的、要将小皇帝和整个大明社稷托付的人便是张居正。她请冯保召来张先生,对他恳切道:“皇帝年幼,尚不能视朝,哀家仅是一介无知妇人,只能将皇帝与大明江山,都托付给先生了!”张居正没有推脱,没有诉苦,更没有摆弄她孤儿寡母的心思,只对她缓缓下拜回答了一句:“臣剖心沥胆,在所不辞。”而这八年来,也证实了她的选择极为明智,若是当初托付的是看不起她们孤儿寡母的高拱,只怕这江山已然支撑不下去了。因此,如今张居正连她多言宽慰安抚都不必,仿佛仍是八年前那个掷地有声给了她安心与承诺的张先生,仅用一句“此心不变”便抚慰她满心的不安,她终于明白,原来这天下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不计生死,不计利益,哪怕天机泄露告诉了他去路是一条死路,他也不改其志,不动其心,只为治国平天下之理想抱负能实现。

李太后知道自己是个不大识字的女人,出身平平,没有读过什么书,因此她常对万历皇帝说的一句话便是:“儿啊,你要听张先生的话。”但是张先生的话,她也时常听不懂,所以难免心生怨怼,不过今日,她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也明白了仙迹突然出现时,那黑漆漆的巨眼悬在天际的话:“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她忽然就明白了曾经很多很多的事。

李家查出巨额贪腐时,她也曾埋怨张先生不近人情,如今想来....有些愧对。

万幸如今,一切还来得及!

“娘娘,陛下,瞧,后世之人似乎不论老幼....人都识字啊。””

在李太后思绪飘远之时,耳畔忽而传来张居正如此平静、沉稳的声音。

她猛地回过神来,跟着举目看向远处门播之上的仙迹,这时林姑娘与林老夫子已经坐着那辆蓝色的三轮车走到了慎上,张居正也早已不在纠结李太后与皇帝心中在想什么,一心里着仙迹上的小慎,比起川流往来的车躺与过往行人,他留意到这后世镇上与山间村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似乎无所不在的有的墙上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路两旁间隔不远便立起的长杆上,蓝色方形铁牌上也有“减速慢行、注意安全”,还有各种宣传横幅、告示牌,如“四好农村路”、“严禁利用边沟排放污水”、“做文明镇民、建文明小镇”、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你若酒驾,我就改嫁。”

“您所在的位置离油罐很近,若不想光着屁-股和厕所一起上西天,请不要抽烟。”

这告示牌所在之处是一栋刷着红漆的路边建筑,大大的招牌立在建筑顶上,写着“中国石油加油站”,里头整齐竖立着两排带软管的牌子,张居正便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车,排成两排,驶入其中,有穿着红马甲的人握着那软管,打开了车身上一处圆孔,便将那管子放入,不一会儿后便见那小车车窗摇下,探出个人,拿着和林姑娘一样能千里传音又能播放戏目的方形器物在那红马甲胸-前挂的小名牌上一晃,那人便继续开车驶出了这“加油站”,随后下一辆车又重复这一流程。这画面随着三蹦子向前行驶一闪而过,李太后与朱翊钧甚至都没看清,唯有张居正一早就留意,看得分为真切,喃喃道:...._国石油?原来林姑娘先前所能驱动铁车的油是石油!原来如....这车内是如何利用石油驱动钢铁呢?难不成像锅炉灶台似的,往车里头添了石油烧火促其行驶?”种·花家历史上一直都有利用石油的历史,甚至比利用金属和煤更早,石油一词在宋便已出现,因此身在大明时空的张居正已经大概明白了这石油对车的作用,但石油可以点灯照明、可以燃烧,却不可能推动车辆,后世对于石油的利用,一定另有乾坤。张居正已经想好了等会定要发言问问这石油,除了石....后世的大大小小、形制多样的告示随处可见,与大明全然不同。如今大明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告示都集中在县衙门口或菜市口等人多聚众之处,还要专门安排嗓门大的官更念给百姓们听,可后世挂这样多的告示,却没见有人觉着奇怪,更没有人守在告示旁解读。

那么仅有一种可能:后世之人几乎人人都识字。

可....怎么可能呢?

张居正为心中推测出来的念头而震撼不已。

汉武帝朝,刘彻注意到的却是别的方面:铁在后世似乎是稀松平常之物。

不说路上行驶的车辆,就连道路两旁都有铁制的栏杆、灯柱,沿路两边的房屋店

戈可卷曲又或可折叠的铁门,连路边老伯用来推农肥的独轮翻斗车,都是铁制!

能够将铁制品普及到平民之家,这是多么可怕的产量?

汉武朝的冶铁技术已经较为先进,尤其为了攻打匈奴,刘彻登基之后便早早布局盘算一一有马有兵还不够,还得有先进充足的武器!他建造了许多体径巨大的高炉,但却因人力鼓风动力不足导致大高炉的产铁量还不如小高炉,于是他特意命人去南阳寻找先秦战国时便已因善于冶铁而声名鹊起的孔氏一任用了孔氏最杰出的大匠孔仅为大农丞,专管各地铁官。

孔仅用孔氏一族发明的大鼓铸之法为刘彻冶铁,并将此等秘法推广至天下各郡,提高了不少产量,但大鼓铸仍需人力操作,产出的铁还是不够满足战争所需,刘彻早就命孔仅探究新的鼓风法,如不得其法,如今仙迹随处可见、显得无比廉价的铁,让刘彻眼前一亮。他沉思片刻,刻意问道:“如今铁制品普及天下万家,主播可知这冶铁技术的革新历史?”

而他发言却晚了片刻,几乎是同时,有另一条留言冒了出来,且排在了他的问题之前

[明摄宗:主播能介绍介绍石油的历史发展吗?]

人心都偏,林菱无意间一瞥,不仅能够一眼看到“明摄宗”这个“同好粉”的发言还成功完全把刘彻忽略了,想了想说:“哎,这位朋友,你说巧不巧,你问的这个问题,我还真知道呢!”刘彻:“.....""

他感到了林娘子明晃晃的偏心。

林菱对石油历史的了解,来源于大学舍友,她舍友是个卷王,本科修双学位,其中一个专业就是“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这是一门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交叉高新技术学科,应用前景在当时看来还算满远大的,而且招收单位几乎都是国企或其他体制内单位,可以说就是为了就业而辅修的专业。当年通宵自习、为论文献出自己的肝的夜晚,似乎都还历历在目,林菱无聊去蹭舍友的课时,就听那个爱偏题的地史学老师慷慨激昂地说过:[据我不负责任的个人记忆啊,人类发现对石油使用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0

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楔形文字记录,但我们种-花-家也算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并且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了。比如,我们最早的石油记载见于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东汉史学大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他在里头写:"高奴,有洧(wei)水,可蘸。"]

东汉永平五年,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下狱的班固猛地抬-起-头来,他的汉书如今才写了一半,即便身陷囹圄,他也伏在冰凉的石块上继续编写,谁知头顶的仙迹忽而提到了他的名字。与司马迁并称....学大家,他喜极而泣,想必他最终完成了《汉书》!

[班固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所写的高奴,爷爷,高奴应该是陕西延安吧?对吧?对哦?那我就没记错,那的延河有一条支流名为有(wei)水,蘸呢,则是东汉用来形容燃烧的字。连起来翻译便是:“高奴洧(wei)水水面上有像油一般、可以燃烧的东西。

然后就是到了唐朝的《元和郡县志》记载:“玉门县石脂...有苔,如肥肉.,燃极明....以草墨取用....."意思就是说我们不仅发现石油,还开始利用石油了。.而真的“石油”一词,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的,他说:

“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石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比起班固简单记录石油的存在,沈括则将石油性质与产出都描述清楚,还推论石油必将大行于世!不得不说,沈括不愧是咱们中国的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全科天才、北宋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也非常有科学远见。我们如今的世界,的确因石油而产生巨变,乃至能左右世界的和平与否。]“北宋?”赵匡胤有种不详的预感,他的大宋未来和汉朝一般裂开了吗?

元佑八年,宋哲宗赵煦即位大赦天下,因“议筑永乐城,敌至却应对失当”被贬随州的沈括有些难以置信地望向天际,他无亲无故地寄居在法云禅寺,因是戴罪之身,还要受朝廷日-日监视,直到前日,他才收到旨意能够离开这个困了他三年的伤心之地。仙迹出现时,他也因自己能够观看仙迹而得到了一丝慰藉,这囚徒死水般的生活也渐渐出现生机。他随仙迹品评秦汉历史,也随着感慨那不曾见过的明相张居正,但万万没想过仙迹会说到自己!如今他历经了宦海沉浮,已老迈的他对仕途萌生退意,离开随州后,他终于能够和家人团聚,又有仙迹相伴,已慢慢从颓废自弃的状态下振作起来,专心于各种杂学,并整理曾奉旨编绘的《天下郡县图》。

“梦溪笔....."沈括微微笑了。

他本就想着完成朝廷交给他的事情,便隐居乡野,不再过问国事。因此嘱咐家人在润州买下了一座梦溪园,仙迹说他写下了这样一本书,想必历史上的他终究还是选择了这条路。正想着,他脾气暴躁、人称“河东狮”的老妻张氏却突然嚎啕大哭起来:“郎君,仙迹能如此夸奖称,日后想....想必那些小人再不敢污蔑、排挤郎君了!”他性子绵软保守、还有些温吞懦弱,在随州受尽苦楚,平日里时常对他大呼

叫的张氏却坚定地撑起了整个家,不仅没有掉一滴眼泪,连寄来家信都在麦骂他怎么能自暴自弃。

如今却因他得了仙迹褒奖而哭。

沈括一边为难得脆弱的妻子拭泪,因过于惊喜得有些木然的头脑也终于能够渐渐回味仙迹对他的那些夸耀之词:中国的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全科天...虽然不知道这达芬奇是什么人,但其他溢美之词还是如仙乐般悦耳,几乎叫人快要飘.飘欲-仙!但这...这是不是夸得太过了?沈括不禁老脸通红。他精通之物对于经史子集而言,均是“小道”、“雕虫小技”,毕竟,他这个人与这些他喜爱的驳杂知识命运一般,都并非当代主流。沈括甚至曾经自卑万分。年轻时,初入仕途,他写的文章因不推崇当时盛行的韩愈诗文而被官场同僚排挤,之后在官场因政见不同,又遭遇王安石变法派的疏离和攻击,年老之时还遭永城兵败,屡遭贬谪....他以为他终将一事无成,谁知,青史却站在了他这一边。他真的有这么好吗?

不.....他其实也是一介凡人罢了。。

此那个时候,用石油做灯照明是使用石油的主要用途。

[沈括这个人,以后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很应该和大家说说,他的确是个全才。现在我们继续说石油,在古代,对石油的利用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多利用的也都是自然喷涌、自溢而出的石油,宋朝以前的古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开采石油,只能采用简单的工具,如野鸡尾,将石油收集到容器中。因直到宋朝,咱别看大怂在军事上怂得难以直视,但他却在石油方面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宋朝出现了一些手工挖掘的石油井,石油也在这一时期被宋人应用在战争当中,宋神宗年间,就曾在开封军器监用石油、硫磺加工“猛火油作”,制作用于攻城的投掷型口口,听起来还挺先进的哎。不过嘛,也没啥卵用,研制出了武器你又不用,你就喜欢赔款跪下认爹,那还有啥办法呢?

后来我们就没有然后了。由于程朱理学的盛行

与儒学无关的

那些都被斥为“旁门左道”

“奇淫巧技”,我们对石油的利用也就止步于此了。

从此有关石油的话题,就要放眼世界了。

世界石油工业化的开采开始于十九世纪,然后到了二十世纪内燃机被发明,石油也跟着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因此随着工业发展,到了近现代,就出现了基辛格的那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便控制了世界。油,是利用石油提炼过程中产生的乙烯、丙烯等物质,并通过聚合反应将这些单体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最终形成塑料石油也被我们称为“工业的血液”,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我们从石油中提炼出了汽油,开启了以石油为动力燃料的“汽油时代”,但石油除了用于燃料之外,还是化学工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原料,从石油中能提炼出3000多种产品!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塑料制品,原材料都来自石除了塑料,还有化肥、杀虫剂、化学溶液都是以石油为原料的。

石油改变了世界,不是一句空话。]

这一段话除了石油硫磺可做这句能听懂,往下字字句句都听得历

万朝历代之人头晕目眩、目光呆滞,什么提炼,什么汽油,又什么塑料、什么聚合、什么饼的,但虽说听不懂,却能听明白这石油是个好东西,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记录下来,再回头指派专人细细琢磨。唯有赵匡胤面红耳赤又难以置信:什么?什么赔款?

他的大宋日后到底怎么了?

为何林小娘子口中,总是听不到一句大宋的好....0今又提到宋朝赔款认.....

只有打了败仗才会赔款啊!

他的心晃晃悠悠地沉了下去。

不行,他一定要找个机会,旁敲侧击地问出他大宋的事情来!

[石油应用之广泛真的令人瞠目结舌,在国防上,石油还是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的原料及燃料,因此每个国家都需要大量石油,但石油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只会越用越少,且它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如今世上已经探明的石油矿产都集中在中东少量几个产油国,这也使得石油成了国际上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有的国家弱小却是个产油国,便容易遭到其他国家侵略,从而引发战争;也有的产油国因石油资源而飞速发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富得流油。但我们自己的石油现代化直到新种花成立都没能实现,石油被我们称为洋油,在种-花-家成立初期到六十年代上下,我们都处在“洋油”时代,我们自己几乎无法自主生产石油,全都依赖进口,连老百姓点灯的煤油都是进口的。那时候外国人都嘲笑我们中国没有石油,也认定了我们这么广袤的国土上不产石

油,美丽国甚至用石油来辖制我

们经济与军事的发展,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们从来就不是轻言放弃、选择认命的那一类民族,不管外国专家么断言,我们石油资源又如何短缺,但这期间,我们都没有放弃寻找我们自己

的油田。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也迎来了能够扭转我们石油短缺的重大转变。

一个是1955年,我们在新疆准格尔盆地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

仅仅相距四年之后,我们又在我国东北黑龙江西部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对

们来说格外重要,它是我们种-花家最大的油田,被列为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算到现在的话,它已为我国连续20年产油量超过千万吨!太牛了,也正是因大庆油田的发现,我们才甩掉了贫油落后的帽子,能够不再受他国掣肘!]

新疆准葛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

黑龙江西部,大庆油田。

反应最快的自然还是距离后世最近的明清,没办法,这地名熟悉啊!

清,康熙年间。

准葛尔,康熙能不知道在哪儿嘛?之前他曾三征葛尔丹,这讨人厌的葛尔丹就是准葛尔部的大汗!至于黑龙江,更不用提了,满人的老家!女真满语中“萨哈连”为黑,“乌拉”为江,黑龙江正是因满语而得名,而黑龙江北岸便是雅克萨,曾与沙鄂为了划分边界而打了三年多的康熙不由大喜:此地是我大清的萨哈连乌拉!

那是满清龙兴之地,不愧蕴藏如此地宝!

最新小说: 九九金仙 行商坐医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港岛:别怕,我真是好人 十里芳菲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长姐掌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