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求订阅!求月票!】(1 / 1)

“说话!”

“回答秋儿的问题!”

“磨磨唧唧,像是个什么样子?”

“亏你还是秋儿的老师呢!”

朱元璋一声怒喝,惊得李善长猛地一颤,连忙惶恐道。

“上位...”

“父皇,儿臣来说吧。”

“儿臣已经明白秋哥儿的意思了。”

朱标不忍见李善长难堪,主动开口,揭过话茬。

朱元璋见状,老怀甚慰!

咱的标儿,就是聪慧!

“标儿已有所得?”

“好,那便你来说!”

话音落下,朱元璋还很是不屑的看了看李善长,心中大为失望!

还口口声声说钞法可靠,万无一失!

结果呢?

不到一会的功夫,便让秋儿挑出了三四处错处!

看来刘伯温的本事,确实要比这老东西,高出太多了!

正当朱元璋感慨连连之际,朱标已经整理好思绪,从容开口道。

“在儿臣看来,此举会导致两个后果。”

“一来,便是会有无数人,从朝廷用宝钞兑换银钱,将银钱放在家中,等待升值。”

“如朝廷准备不善,又或者朝中出了贪官污吏,宝钞很有可能无法及时的进行兑换。”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宝钞便会如同钱庄和商行那些无力兑付的票据一般,引来更加汹涌的兑换潮。”

“如此反复,我大明储备的银钱,将很快便被全天下的百姓耗空。”

“如果耗空了银钱,便能完成宝钞的兑付,还算无事,朝廷后续依旧能发行宝钞,同时从民间回收银钱。”

“可若是储备耗空,仍然有人要拿着宝钞,前来兑换宝钞...”

“父皇,寻常的钱庄和商行,遇到这种情况,大可关门大吉,一走了之。”

“可我大明朝廷,却是无处可跑!”

“届时,不光宝钞会彻底失去价值,民怨积深之下,更是会引发祸乱!”

看着今年不过十四岁的朱标,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季秋心中不由的很是赞叹。

自己这個干弟弟,不愧是公认才华前三,同时最让人遗憾的太子。

居然这么快便明白了银钱升值,可能带来的恶果,当真是治世之才。

季秋甚至还隐隐有种“大逆不道”的感觉。

虽然现在的朱标,在权谋,手腕上,要远远逊色于朱元璋。

但在治国方面,朱标可能要比他爹强多了...

一想到这,季秋赶紧看了眼朱元璋。

见朱元璋正很是陶醉的盯着朱标,季秋这才松了口气。

“秋哥儿,我说的可对?”

见朱标突然叫到自己,季秋顿时露出满脸的笑容,点头认可道。

“不错,这正是可能引发的恶果之一。”

“一年多不见,标弟真是又聪慧了不少!”

听着季秋由衷的夸奖,朱标的小脸微微有些泛红,心中更是无比雀跃。

在朱标这些皇子眼中,季秋不光是他们的兄长,更是他们儿时的偶像。

在朱元璋忙于征战,无暇顾及诸位皇子时。

很多时候,都是季秋带着朱标等人,闲着没事便去祸祸个鸟窝鸡圈啥的。

至于沐英...岁数太大,跟季秋等人玩不到一起去。

并且沐英那时候,已经被朱元璋委以重任,着重培养,自然也没时间和季秋他们胡闹。

是以在年幼的朱标等人眼中,季秋那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等到季秋正式从军征战后,朱标等人对于季秋的这种崇拜感,顿时更强烈了!

隔三差五,便能听到季秋立下大功的消息!

像朱棣这种不要面皮的,直接便化成了季秋的跟屁虫,没事就喜欢缠着季秋。

而朱标的性格内敛,自然不会表现的这么夸张。

但朱标对于季秋的崇拜与感情,是绝不逊色于其他皇子的。

在朱标看来,能到季秋一句发自肺腑的夸赞,就好像达成了什么难以完成的目标。

心中的成就感,那真是杠杠的!

“秋哥儿,那我便往下继续说了?”

“好!”

朱标顿时干劲更盛,娓娓道来。

“这二来,便是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就算没有人兑换宝钞,朝廷不至于面临宝钞崩溃的风险。”

“但银钱的价格上涨,却是实打实的。”

“朝廷为了维持宝钞的价值,还要以税收的方式,从民间回收银钱。”

“这些重担,便通通压在了民间的百姓头上。”

“父皇,寻常百姓,都以务农为生。”

“田地里一年到头,能产出的粮食,那都是有数的。”

“如果银钱的价格持续走高,百姓便要出卖更多的粮食!”

“如果朝廷不减免税收,百姓要么是冒着被饿死的风险,卖出口粮!”

“要么便是揭竿而起,反抗税收!”

“可实际上,朝廷的税收数字,并没有增加。”

“唯一增加的,便是银钱的价值。”

“朝廷几乎没有从这个过程中获利。”

“而所有的危害与恶果,却都是要朝廷来承担!”

无人注意下,季秋缓缓闭上了眼睛。

朱标的声音,与他记忆里的内容,渐渐重合。

朱标口中所说的后果,便是原本的历史中,明末百姓的真实写照。

如果按照李善长的法子,银钱的价格增长,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他选择的是银两和铜钱,一起进行征收。

经过上千年的开采,大明市面上流通的铜钱,非常之多。

而由于宝钞的存在,铜钱和银两的兑换比例,是相对固定的,除非世面上的白银非常稀少,否则不至于产生大的比例波动。

如果要造成银钱的大规模升值,大明需要储存相当数量的银钱。

然而在原本的历史中,大明的百姓,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因为朝廷向他们征收的。

不是银钱,而是白银。

大明极度稀缺的白银!

这便是大明宝钞的发行,所造成的另一大危害!

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属性!

哪怕后续大明宝钞被废除了,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

白银不再是价格高昂的商品,充当“以物易物”的作用。

而是作为基础货币,开始在市面上,在普通的百姓手中流通!

又由于白银的便携性,铜钱更是逐渐丧失了原本的主要货币地位。

这时,由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白银的价格相对稳定,甚至还在不断贬值。

普通百姓,乃至于张居正,都没有考虑过让一个大明极度稀缺的金属,充当货币,会带来什么后果。

当一条鞭法实施后,历史给出了答案。

不到几年的功夫,白银的价格便是节节攀升,几乎一月一个价格!

而控制着海贸的东南士族,乃至于朝中的大臣,瞬间便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

囤白银!

囤上个十几年,家族的资产便相当于翻倍。

谁能抗拒这样的诱惑?

大明的衮衮诸公,纷纷加入了这场盛宴,享受财富猛增的快感。

正因为这群人的行为,不光海贸得来的白银,极少在市面上流通。

就连市面上剩下的白银,都被这群人疯狂哄抢,继续助长了白银的价格走高!

越来越多的百姓,经常是耕作一年,要交出大半粮食,兑换白银,再将白银作为税收,上交朝廷。

剩下的粮食,自然是无法满足口粮的需要。

百姓走投无路,只好将土地出卖,使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东南士族们成功凭借“一条鞭法”,确立了白银的唯一货币地位,进而夺走了本应当属于大明朝廷的“铸币权。”

轻而易举,便将大明两百年来积累的所有社会财富,通通收割殆尽!

而不堪压迫的百姓,终于想起了“反抗。”

反抗他们眼中,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大明朝廷...

最终,大明也是被来自受一条鞭法毒害最深的西北百姓,所建立的“大顺”推翻...

这便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

“李善长!”

季秋睁开眼睛,却发现朱元璋已然暴起!

“你向咱提出这套钞法,就没想过这里面蕴含的危害?”

再看李善长,从刚才便是冷汗直冒,此刻整个人更是如同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听着朱元璋的怒斥,李善长猛地跪倒在地,嚎啕道。

“上位明鉴!”

“臣...臣原本只想着为朝廷开源,为上位分忧...”

“让民间的百姓暴动,让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族获利!”

“最后所有的骂名,都要朝廷,要咱来承担?”

“你便是这么为咱分忧的吗?”

李善长连连磕头,想死的心都有了。

此时的他,着实两难...

要么,是承认自己暗藏祸心,一朝丧尽权势。

要么,是承认自己不如刘伯温,确实没想到会造成这个后果,把尊严和面子,丢的干干净净...

无论哪一种,都是李善长极其不想选择的!

要老夫承认不如刘伯温?

老夫宁可一死!

但李善长的嘴,显然没他心里那样硬气。

“臣...”

“臣愚钝!确实没意识到此举可能造成的危害!”

“但臣忠心耿耿,乃是事实,天地可鉴!”

说罢,李善长将官帽缓缓脱下,放在地上,悲戚道。

“无论如何,臣确实提出了一条会让我大明万劫不复的建言。”

“臣...不如青田公多矣!”

“臣恳请上位,将左丞相一职,交由青田公出任!”

“臣无颜再当朝为官,更无颜面对上位!”

“只求返回淮西老家,颐养天年,为上位和大明,时时祈福...”

刘伯温:“???”

你回家养老,让老夫来担任左丞相?

这...到底是在罚谁啊?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裂石响惊弦 三国骁雄韩遂 烽火晋察冀 谍海孤雁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我的红楼生涯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寸寸山河寸寸血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