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十二章【四正六偶】

第三十二章【四正六偶】(1 / 1)

最后由明五司总督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熊文灿,提督边军与明太常寺寺丞:刘元斌,提督京军禁旅,与明河南总镇巡抚:常道立,率领明援剿总兵:左良玉、明开封府左参将:陈永福,一起合兵围剿中原各地流寇。

12月14日,1千5百名后军都督府在京诸卫明军,开始南下协助剿贼,参战的有;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等卫所军汇集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境内。

吓得流寇们连忙逃奔湖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

并且由明太常寺寺丞:刘元斌,携带钱粮与圣旨,封明汝南兵备道副使:戴东旻,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郧阳府巡抚,在命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联合明陕西总镇巡抚:孙传庭,一并剿杀中原地区流寇。

到了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正月初7日,明援剿总兵:左良玉、明平虏将军:陈洪范,联手大破流寇于湖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郧西县。

2月10日,朝廷立马改任明河南总镇巡按:张任学,为河南都指挥佥事兼河南总镇总兵,负责镇守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同时明陕西总镇巡抚与明固原卫总镇副总兵:曹变蛟,等将领在西安府潼关卫南原里大战,围剿农民军:闯将(李自成)等部五营流寇。

明军士气高涨,流寇五营全部被打败,战死流寇将领无数,仅剩下流寇:李自成、刘宗敏、高一功,等人带着18个残兵败将逃入西岳华山内躲过一劫。

4月23日,朝廷开始夺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兵部左侍郎」职位,降为兵部右侍郎,明援剿副总兵:左光先、明固原卫总镇副总兵:曹变蛟,则被夺官职五级,并限期五个月内剿尽流寇。

6月11日,明湖广总镇巡抚:余应桂,也因剿贼不利被逮捕下狱,以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方孔照,代替。

8月初1日,明兵部右侍郎:洪承畴,上报军功,称;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流寇皆已投降,该斩者皆已被斩,请求出关向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进军。

才被朝廷恢复明兵部右侍郎的「陕西三边总督」官职。

紧接着南直隶流寇们攻陷了淮安府邳州睢宁县,而农民军:曹操(罗汝才)会群盗:过天星(惠登相)、托天王、十反王、整齐王(张胖子)、小秦王、混世王(马光玉)、混十万(马进忠)、革里眼(贺一龙)于河南府陕州(弘农卫),准备南走南阳府邓州内乡县、淅川县,进犯襄阳府。

让明襄忠亲王:朱翊铭,又一次发布求救信号。

9月17日,明五司总督:熊文灿,到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当即就派遣了明襄阳府总兵:龙在田,出击把流寇:革里眼(贺一龙)、射塌天(李万庆)拦截在襄阳府枣阳县双沟口巡检司。

还大破流寇军队,逼得农民军:老回回(马守应)等部东奔襄阳府枣阳县。

各路明军还追逐流寇数十里斩首六千人,夺其牛马骡万头,流寇们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吓得农民军:曹操(罗汝才)躲在南阳府邓州内乡县、淅山县,山中不敢出来。

明五司总督又继续檄榜给明援剿总兵:左良玉、明平虏将军:陈洪范,进军南阳府邓州淅川县招安流寇。

10月14日,东虏建奴野猪皮鞑子再次南下入侵,导致京师又戒严,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力主与满清议和,打算先稳住关外,等剿灭了流寇在挥师北上。

计划本来还不错的,但是刚刚遇到父丧被调回京的主战派将领,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他则认为不妥,议和有违大明的国策。

故此他带领亲兵天雄军指挥三路兵马出战,不过从中因为有明兵部尚书:杨嗣昌,与明宣大监军:高起潜(他也是主和派)两人的暗中操作,秘不发兵。

从而导致了督缴各路入京勤王的明宣大总督,在北直隶顺德府巨鹿县贾庄时,与东虏建奴鞑子对战中阵亡了!

明毅宗:朱由检,犹豫再三只得急召明陕西总镇巡抚:孙传庭、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两人率领诸将合兵五万人,先后出西安府潼关卫入援勤王。

待消息传出后,农民军:曹操(罗汝才)以为大批军队是来擒拿自己的?吓得连忙率领九营兵马,从湖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山道一路逃到襄阳府均州(均州守御千户所)。

由于大批延绥总镇榆林卫秦军铁骑,以及刚调来不久的后军都督府在京诸卫和将领们北调,故此由明襄阳府太和山提督监军:李维,负责围剿流寇。

但他想立功,又没本事剿贼,就只好请示朝廷乞抚流寇。

还劝说明五司总督:熊文灿,一起檄榜勒令诸军停止进攻流寇,使得农民军:曹操(罗汝才)的九营流寇就地接受招抚,被明五司总督接受并上奏免去其罪,在令诸将宴请罗汝才。

迎恩于襄阳府均州州衙门官署内。

不过罗汝才并不傻,他知道是鸿门宴所以不敢去,而明五司总督为了打消疑虑就请示朝廷授封罗汝才为〈均州守御千户所游击将军〉。

接着朝廷又下发旨意让明河南右布政使:丁启睿,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陕西总镇巡抚」负责剿贼。

此刻罗汝才虽然已经受抚,但依旧分兵囤积群贼于郧阳府房县(房县守御千户所)、竹山县(竹山守御千户所)境内,还上书称“草民不愿受署为官,也不愿意食军饷俸禄,只愿为百姓耕田而已!”

但实际上,哪有投降了还带着大批手下一起种田的?这分明就是居心叵测啊!

不过明五司总督听后,却大为感动,可还是觉得有些可疑?他打算就地解散了罗汝才的部下,并且还准备挑选骁壮人士入伍从军立功。

可罗汝才根本不听。

还煽动郧阳府居民们一起反对朝廷解散军队,其真实意思,无非就是希望借此机会休养生息,伺机再度反叛罢了!

恰好此时农民军:西营八大王(张献忠)也屯兵在襄阳府谷城县内,与罗汝才遥为声援。

于是明郧阳府巡抚:戴东旻,就上奏道“今曹操(罗汝才)、过天星(惠登相)十数万流寇,均以被臣襄阳府大捷打垮,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东逃,罗汝才就地受抚,但仍然分插其部众于郧阳府竹山县(竹山守御千户所)、襄阳府均州(均州守御千户所),等地不从解散之令,虽自称愿为百姓耕田,但不过是掩耳盗铃之说,现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入据襄阳府谷城县屡檄不受,是在等待民间田熟分其夏秋之粮,再行反叛,而荆襄乃是重地,今数地流寇环聚二三百里,一旦羽翼已成,将有不可言者,然各路流寇尽聚郧阳府,若四面合围,再令督臣发秦兵协同扫荡,定能荡平流寇也。”

但是奏章上报到京城之后,因为明毅宗:朱由检,正在处理东虏建奴鞑子南下抢劫的事没空管!

而主张招抚的老糊涂蛋,前任大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之子现任明兵部尚书:杨嗣昌,则认为小题大做,直接把奏章留中不发…!

他依旧提倡力主「安内方可攘外」,提议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打算各个击破,所谓(四正)就是以;陕西都指挥使司、河南都指挥使司、湖广行都指挥使司与湖广都指挥使司、凤阳行都督府,为四镇。

而(六隅)则是以;延绥总镇、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山东都指挥使司、南直隶应天府、江西都指挥使司、四川都指挥使司,六个军区。

集合为「四正六隅」做为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并且下令增兵十四万人,加饷二百八十万两白银,也就是以打为辅、以抚为主的政策。

眼见各路流寇将领们不是战死,就是打散,不是打散就是下路不明?所以最后农民军:西营八大王(张献忠)也打算投降了。

刚好又得知对面追击自己的是,明援剿总兵:左良玉,与明平虏将军:陈洪范,等将领,便有了想法?

他认为投降左总兵是不可能的,毕竟张献忠杀了左总兵的家属,两人可谓是仇人,就算投降左家军,估计也会被排挤的。

故此张献忠就派人联络明平虏将军,这毕竟是当年,在陕西都指挥使司延绥总镇榆林卫救过自己一命的救命恩人啊!

于是便让手下农民军:一堵墙(孙可望)带着一尺多长的碧玉两块、直径一寸以上的明珠两颗,打算用套近乎的话语,送礼让陈将军再保他一命,今后定为朝廷尽忠,专杀犯上作乱的流寇。

当年的救命恩人明平虏将军:陈洪范,见此情景,先是收下礼物,犹豫了一下,才勉强答应帮他。

便上奏让明五司总督:熊文灿,负责招降张献忠,授封他为「襄阳卫右参将」。

不过张献忠投降后,也是不肯接受官职,也不解散兵马!

反而在投降之后,就开始狮子大开口了,他要求把襄阳府地区全部作为他的驻地,并要求朝廷发给他十万人的兵饷。

这等无理要求明五司总督自然是不能答应的,所以只让他呆在襄阳府谷城县内,在给他两万人的兵饷,还派明襄阳府监军:张大经,来约束他。

但是张献忠哪里会受张监军的约束啊!他虽然表面上,尊敬地方官员,不仅给他们行礼,还给他们送礼物,甚至又派人到朝廷给当权的宦官和外戚们也送了礼物,顺便打听点消息。

暗地里则积极地制造兵器,练习阵法。

而明湖广总镇巡按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林铭球、明湖广总镇郧襄兵备道佥事兼下荆南分巡道:王瑞栴,就和明援剿总兵:左良玉,商量要伺机抓住张献忠处死。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