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一十八章【闲山败倭】

第一百一十八章【闲山败倭】(1 / 1)

并且还要求李氏朝鲜宣祖河城大君昭敬郡王:李昖,派遣王子以及一两位大臣到幕府为人质,另外李氏朝鲜重臣还要向幕府书写不违背和约的誓词。

没想到此举竟然被当朝的明兵部尚书:石星,给全盘默认答应了。

另一边在大明帝国的西南方,一股势力正在慢慢崛起,由于统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播州宣慰使司7百多年的杨氏,早已是雄踞一方的霸主,而且新任的明播州宣慰使:杨应龙,此人好斗嗜血,还动辄杀戮村民,并巧取豪夺周边中小土司们的财物。

甚至因宠妾的诬告,又将自己的正妻:张春花,给斩杀了!让张氏的娘家〈五司七姓〉的家族者们愤恨不已。

都以此为由,也使得五司七姓的家族们纷纷写奏折上报朝廷,向大明皇帝弹劾明播州宣慰使之过错。

但都一一被朝廷给镇压下来了,毕竟眼下抗倭正需要军队,恰好明播州宣慰使又自告奋勇表示,愿亲率五千播州军赴朝讨倭,以便将功赎罪,因此朝廷考虑到正是用人之际,播州军又有强大的战力,所以明神宗万历显帝:朱翊钧,才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在得知倭军已被先期入朝的明军所击溃,才让明播州宣慰使将功赎罪的希望泡汤,而他又认为整个四川都指挥使司的明军弱不经战,对此非常轻视,久欲占据整个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准备独霸一方。

他的居所全是雕龙饰凤,又擅用阉宦,俨然是一个土皇帝的行为了。

再加上朝廷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勘查,让他终于失去了耐心,他将前来勘问的朝廷官员一律都给轰了出去,并且还抗命不出,坚决不配合调查。

于是明四川总镇巡抚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继光、明固原卫总镇总兵:刘承嗣,分路出兵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准备强行拘捕明播州宣慰使。

但是其兵锋刚抵达楼山关,就遭遇到了明播州宣慰使的投降?

这使得明将们犹豫不决,而播州军就趁着明军不备,暗地里遣兵夺关冲杀明军,导致明军大败死伤过半!

随后明四川总镇巡抚就被革职查办,朝中官员们也纷纷表示要严惩杨氏,不过眼下倭情未定,明神宗决定不再生事端。

7月初1日,明神宗下诏撤回明东征提督大军,准备离开李氏朝鲜王国回归到大明帝国境内,只留下明四川总镇副总兵:刘綎,以及明蓟州总镇左参将:吴惟忠,所统之兵合计共有;七千六百人,分守在各处要塞之地。

但由于明兵部尚书一意主议和,欲封贡幕府,故此明神宗便下令让明御倭游击将军再次赴倭军大营内议和。

为此明神宗:朱翊钧,再令撤回明蓟州总镇左参将:吴惟忠,等兵以减少军饷开支,只留明四川总镇副总兵:刘綎,继续防守李氏朝鲜王国军务。

对此大明朝臣们多持异议,均认为倭情未定,不宜急早撤兵过多!更不宜急于议和加以封贡。

然而幕府飞驒守:小西飞,在抵达李氏朝鲜王国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和平安西道平壤府后,却一直滞留于两地,始终得不到明御倭游击将军:沈惟敬,的回信,更没有关于要他前往大明帝都北直隶京畿紫禁城的任何消息?

为此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还曾专门致书给明御倭游击将军提道“大和语:吾国差来先锋丰臣行长谨白天朝游击将军沈老爷麾下,麾下去岁八月二十有九日会于平壤府外所约,麾下之言变,而仆之言不变,其件件书以备历览,第一件去岁平壤府西北分界,是以倭人不过界,麾下如何制之乎李氏朝鲜超界变约之事、第二件麾下于青石镇有坠马之失,故误来期,虽然医疗得俟渐顷日顺安云云,因兹或为问安,或为延接,差仆小臣:竹内吉兵卫,则擒渠不还,出兵围攻平壤府之事、第三件麾下再到汉江讲和之日,诸将皆不信之,仆独取信,从麾下之言,引兵退王京,遗二十余万粮物不烧灭之,长途所筑之倭营,亦不能损灭,而收兵于浦浦之事、第四件李氏朝鲜二国胤及陪臣等从汉江所约送还之事、第五件因与麾下相约不出兵于全罗左右道,至今日其安稳之事、第六件与麾下相约之者,是携小将飞驒守赶赴京师,直闻石尚书口中之言,重导大官天使来者不出三四个月,且又每隔二十日通书信云云,虽非至今日,未通一书,飞弹亦久留王京,然后居平壤府,不达帝都,徒送光景,仆信麾下之言,奏报大阁下,今殿下差飞弹从麾下,如斯者不知如何之事、第七件差译官法释打护送二天使到达王京之日,即送还云云,盖是二天使之言也,定达贵厅,何不送还而留之乎?纵留之亦从飞弹者,是理也,在别处者如何之事,右七件皆麾下违约,而仆毫无违约者,孰谓之虚诞乎?”

由此可见幕府第一军左副将给明御倭游击将军的主信,是责备他未能履行双方约定。

却不曾想明御倭游击将军,想都不想就直接一口气全部答应下了,这七条丧权辱国的要求!只对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说道“大和语:你们必须先撤兵,在遣使到我大明帝国赔罪就行了,当今陛下定会册封关白殿下为我大明郡王的。”

可话虽如此,但明御倭游击将军却对同行的明金州卫左参将:谢用锌、明铁岭卫游击将军:徐一贯,等人慌称幕府关白已同意向大明帝国称臣并请求封贡。

并且还下令要退出所有的幕府倭军。

随后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就立刻写信给幕府关白:丰臣秀吉,汇报道“大和语:明国使者已经同意了臣提出的请求,现在只需要派遣使者与明使一同前去明国帝都紫禁城,让大明皇帝批准实行即可。”

此事传回来幕府国内后,幕府关白收到书信时,当场大喜立刻就同意了,这就是所谓的〈龙山协议〉其实就是鸡同鸭讲。

明御倭游击将军:沈惟敬,利用大明群臣们不懂大和语,想用来瞒天过海,而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则想利用幕府关白不懂汉字来欺骗他。

此时明四川总镇副总兵:刘綎、明中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陈璘,率领的明军负责切断幕府倭军的粮道和官道,让幕府倭军不得不放弃,反击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的计划。

同时幕府水师军队为了与李氏朝鲜水师进行决战,幕府水师忽然在庆尚右道巨济都护府一带集结,正准备兵分三路向李氏朝鲜水师发动进攻。

而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则将其全罗左道的舰队和庆尚右道的部分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准备迎战幕府倭军。

7月初6日,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进军出唐浦附近水域,并于7月初7日卯时,将集结于庆尚右道巨济都护府的幕府水师,全部引至庆尚右道闲山岛附近水域决战。

之所以选择在此地决战,是因为这里有较为宽阔的深水环境,易于设置埋伏,可以向幕府舰队进行包围歼灭。

在决战开始不久后,李氏朝鲜水师的战船便将幕府水师包围起来。

而李氏朝鲜水师的龟甲船还向幕府倭军水师舰队直接撞过去,很快便撞翻了倭军舰队前列的几艘大船。

其余的李氏朝鲜水师战船们也在奋勇杀敌,与敌作殊死血战,结果倭军的61艘战舰被全歼,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闲山岛大捷」。

过程是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8月13日,有李氏朝鲜王国平民汇报,宣称看到倭舰出现在庆尚右道巨济都护府附近集结。

故此李氏朝鲜军营方面,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二日清晨,就由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派出了6艘板屋船去引诱倭舰。

而幕府水师第三军中务少辅:胁坂安治,的海军在见到板屋船后,马上就追踪上来,一直追到闲山岛附近的广阔海域,与李氏朝鲜全罗左道的水师相遇。

在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与倭军的前两次交锋中,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均采用的是,线型或圆型连续式的进攻阵型。

虽然这种战术对于击溃敌方舰队很有效,但是也会让很大一部份的敌舰得以逃脱,使得无法有效消灭敌方军力。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在此次海战中,还摆出了新型的鹤翼阵或称U型阵,意在不但要击溃倭军舰队,还要将之包围进而歼灭。

而倭军的战术则是,先派出快速的军舰突击,然后迅速派出主力战舰靠近并等后续船队,倭军的这种战术正中了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的圈套。

也让李氏朝鲜水师以鹤翼阵将接近的倭军舰队包围住,舰上炮火从各个角度将被围的倭军舰队摧毁。

战斗也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

其中幕府水师第三军中务少辅的三位主要领兵指挥官,幕府胁坂左兵卫、幕府渡边七卫门,两人均阵亡,幕府真锅左马允则在船上无奈切腹自尽。

又在丧失了59艘战舰后,幕府水师第三节中务少辅才开始了撤退,至此李氏朝鲜水师获得了大捷。

事后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在「见乃梁破倭状」中,宣称击毁的倭军舰队为;大船36艘、中船24艘、小船13艘、击破船数31艘。

9月13日,大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爱佟·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趁着大明帝国调兵抵抗入侵李氏朝鲜王国之际,就打着大明建州女真左卫官职的口号,来稳定女真各部,再加上他已经改姓(佟)用假名字。

就打算光明正大的派出军队去攻打女真各部,也不会被朝廷所怀疑,哪怕是女真内部仇人,也很难猜到,是谁灭了他们的部落?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