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二十八章【闺范图说】

第一百二十八章【闺范图说】(1 / 1)

4月初4日,漠南蒙古内喀尔喀乌济叶特部首领:孛儿只斤·舒哈克卓里克图(炒花),又联合漠南蒙古察哈尔土蛮部,攻入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抢掠八日。

为此在4月15日,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松,亲自点齐兵马并率领三千辽东骑兵冲锋杀敌,还命明辽东总镇右参将:李平胡,负责策应自己。

怎奈双方大战明军胜利,又成功追击漠南蒙古骑兵到浑河女真部时,还没见有援军出现!最终辽东铁骑火器弹药和箭镞用尽,只能近战拼杀,却遇伏击全部战死!

此处疑似建州女真八部联军?毕竟在建州女真八部地盘上遇伏。

正当这两支漠南蒙古军队围上来时,才被后续赶到的明辽东总镇右参将给打退,消息传入京城之后,朝廷连忙追封战死沙场的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松,为(宁远伯兼太子太保)。

4月18日,被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国主:南达勃因(汉名:莽应里),派去平叛的弟弟良渊王:明耶仰达梅(汉名:莽雍罕),也率领东吁与阿拉干联军一起反叛,还包围了都城汉达瓦底城(勃固城)。

因城内粮食缺乏,贵族显要们纷纷投降东吁侯:莽雍罕,甚至连新任的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王储:明耶觉苏瓦,也背着父王莽应里,去转而投奔东吁大军。

与此同时澜沧王国兼老挝军民宣慰使司,也脱离了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的统治,又重新回归到了大明帝国的怀抱中。

南方又有大城王朝兼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国王:宋德·帕·纳黎萱·马哈拉吉,聚集边民在毛淡棉屯田,以准备充裕的军粮,

就这样心灰意冷的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国主决定放弃抵抗,让位于弟弟东吁侯良渊王。

由于需要平定叛乱没有及时赶到的,大城王朝兼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国王则趁机发难,以扶助先王莽应里的名义,兴兵12万进军汉达瓦底城。

见此情况,新任的东吁王:明耶仰达梅(汉名:莽雍罕)立即弃城并携哥哥:莽应里,返回东吁城(底兀剌宣慰使司)。

而阿拉干王朝国王:明耶娑基,再将汉达瓦底城付之一炬后,也由水路撤回,其后莽应里就在东吁城内被杀。

如今顺利即位的东吁王:莽雍罕,正梦想着恢复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昔日的疆域,便开始着手对掸族土司们进行征伐,因为他认为,只有征服了整个东掸以及北掸地区后,东吁王朝才能成为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至于下缅甸地区就会犹如笼中之鸟,有翼也难飞了!

5月初9日,朝廷调回攻略李氏朝鲜王国庆尚左道蔚山都护府失败的明朝鲜经略:杨镐,并新增兵力给予明御倭副总兵:刘綎、明蓟辽总督:邢玠,还调派水陆明军约5万兵力进入李氏朝鲜王国协助作战。

于是明广东都指挥佥事:陈璘,以两广之兵、明御倭副总兵:刘綎,以四川都指挥使司之兵、明靖武营左参将:邓子龙,以浙江都指挥使司、南直隶中军都督府之兵赶至增援。

就连明观海卫指挥佥事:张榜、明铁岭卫副总兵:佟养真、明辽阳卫副总兵:李平胡、明定辽右卫副总兵:王守官、明海州卫副总兵:王有翼、明盖州卫副总兵:任自强、明大宁总兵:陈愚衷、明备倭副总兵:谢生、明险山堡副总兵:摆赛、明汤站堡总兵:颇贵、明登州卫副总兵:戚金。

以及明宁山卫指挥使:吴宗道、明金州卫指挥使:谭宗仁、明孤山堡守备:熊正东、明宁波卫千总:李大谏、明临山卫左参将:胡泽、明定辽前卫右参将:马世隆、明松门卫左参将:黄应、明处州卫左参将:谢应梓、明永宁卫右参将:杨五典、明利州卫左参将:张奇功、明会川卫右参将:高澈、明重庆卫右参将:方时春、明沈阳中卫右参将:李如梧、明东宁卫右参将:李宁、明神枢营右副将:骆尚志、明温州卫左参将:赵牧之、明蓟镇卫右参将:张应仲、明五军营副将:施朝卿、明复州卫右参将:李芳春。

还有明松门卫游击将军:季金、明碣石卫游击将军:赵文命、明自在州游击将军:高升、明杭州右卫游击将军:钱世桢、明昌国卫游击将军:周宏漠、明威海卫游击将军:高策、明广州左卫游击将军:王问、明绍兴卫游击将军:王必迪、明金山卫游击将军:梁心、明神武中卫游击将军:杨登山、明南海卫游击将军:蓝芳威,等将领也于此时参战。

5月16日,明刑部右侍郎:吕坤,上贡《天下安危疏》请求明神宗:朱翊钧,节省费用,停止横征暴敛,以安定天下人心。

于是明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就上疏,弹劾明刑部右侍郎所撰的《闺范图说》、又上奏称《安危疏》是「包藏祸心、结纳宫廷」逢迎明郑皇贵妃:郑妙瑾,之举。

然而明刑部右侍郎疏辨,明神宗却不问。

不久,又有人为明刑部右侍郎的《闺范图说》写一跋文,名为《忧危竑议》在京师境内广为流传,大意上说;吕侍郎撰写的《闺范图说》独取东汉明帝显宗明德皇后:马楚,为由。

因东汉明德马皇后是从贵人身份进中宫,意在指明郑皇贵妃。

此等献媚之事,让明国丈:郑承恩,决定重刊此书,目的是为了立己之子明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

又说;吕侍郎疏言天下忧危,无事不言,惟独不谈及立皇太子之事,用意不言自明,又诬;吕侍郎与明国丈等相勾结,同盟结纳,羽翼明郑皇贵妃之子。

在明吏科给事中上疏之前,明全椒县知县:樊玉衡,也曾上疏请立明皇长子为皇太子,并指斥明郑皇贵妃。

这使得明国丈为此大惧,并怀疑《忧危竑议》出于樊、戴二人之手,遂奏报明神宗。

当即就让明神宗大怒,明郑皇贵妃也为此泣诉不已!明神宗为了掩盖朝廷内部斗争,才下令逮捕樊、戴,两人经过严刑拷掠,分别摘戍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雷州府(雷州卫)和廉州府(廉州卫)。

而吕坤时已因病致仕回家,才置之不问。

6月初7日,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朝鲜经略:杨镐,被罢职候查,以明天津三卫巡抚:汪应蛟,代理经略李氏朝鲜王国军务。

然而明兵科右给事中:张辅,却上书陛下,请求明保定府巡抚:万世德,与明天津三卫巡抚:汪应蛟,互换职务。

恰好明保定府巡抚也愿意受命,便驾驶舟船揖渡江,北上进入辽东都指挥使司地界。

另一边在杨经略被调还回大明帝国之时,从李氏朝鲜宣祖河城大君昭敬郡王:李昖,至平民百姓们皆恋恋不舍,李氏朝鲜郡王还亲率百官们泣泪迎送于汉城府弘济院,城内军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至郊外。

诸臣以诗为别,表达了李氏朝鲜军民们深觉惋惜之情,并为杨经略受诬而纷纷不平!

随后明保定府巡抚兼朝鲜经略:万世德,来到李氏朝鲜王国与明蓟辽总督:邢玠,一起商议征讨倭寇之策。

同时还命明南直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操江提督:蓝元,与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董一元,出兵中路、明宣武卫游击将军:茅国器,等将领负责辅佐和策应、明备倭总兵:麻贵,出兵东路,明大同右卫副总兵:王生,等将领负责辅佐、明御倭副总兵:刘綎,出兵西路,明泉州府副总兵:吴广,等将领外加李氏朝鲜八道都元帅:权栗,负责辅佐、明福建总镇副总兵:陈碑、明水师提督:陈璘,出兵水路,明松门卫游击将军:季金、等将领负责辅佐。

明军分兵5万并进,以明备倭总兵:麻贵,为主前去攻打蔚山都护府,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董一元、明御倭副总兵:刘綎,分别负责进攻庆尚左道泗川县、全罗左道顺天都护府,各路明军直逼庆尚左道庆州府釜山浦。

其中明军生擒并斩获幕府俊寇大将:平正成,等五名,还杀幕府右兵卫少志:平义,并智擒幕府武士加倭兵二千二百四十八名。

还招回李氏朝鲜军民妇女五千六百余名,焚烧倭船七百余艘,获得粮米二万五干九百余包,牛马械器无数,朝廷赏银八千两,赐红锦飞鱼服给武将们世袭。

并命明兵科左给事中:徐观谰、明朝鲜庆尚左右道监军:陈效,核实情况奏报朝廷,还晋升明朝鲜经略:万世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荫封一子入世代官籍。

同时幕府冈山藩左卫门督:小早川秀秋,等部7万多人回国休整,仅留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加藤清正、幕府第五军下参议:岛津义弘,等6万4千人防守李氏朝鲜王国占领区。

6月24日,孟养长官使:思轰,因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分裂,便再次弃缅内附大明帝国。

7月初3日,漠南蒙古鞑靼阿赤兔部重整其部,又联合了青海蒙古诸部来抵抗明军,还乘雨挖边,欲从庄浪卫镇羌堡越过明长城进入西宁卫,在逃入朵甘都指挥使司。

当即就被明军击退,还击杀了漠南蒙古鞑靼阿赤兔部卜打台吉等五名头目及五十余名散众,其余蒙军皆败走,又退入大松山堡。

7月22日,年老体虚的幕府从一位太政大臣:丰臣秀吉,在京都伏见城内,召见五大老既(幕府从二位权大纳言:前田利家、幕府从三位中纳言:宇喜多秀家、幕府从三位权中纳言;毛利辉元、幕府从三位参议兼权中纳言:小早川隆景、幕府下参议兼少纳言:上杉景胜)以及幕府内大臣:德川家康。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