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四十八章【兵分四路】

第一百四十八章【兵分四路】(1 / 1)

可尽管如此明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綎,还是上奏请求稍缓用兵,待浙江都指挥使司江浙戚家军、扬州府兵、南直隶中军都督府兵马以及四川都指挥使司川军白杆兵和部分周边土司兵们,全部到齐在用兵出战。

但此举依旧被无视了!

一是因为明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已经习惯用川军了,二是因为部分明军拥有仆从军以及雇佣军,如自己麾下就有;万历朝鲜战争时投降归入门下的倭军,平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时投降的缅军、以及暹罗国请求北上抗倭调用的暹罗军等等。

而且明军向来是由多支军队组成,最主要的是周边附属国军队,也在其部分明军阵营内,如;琉球中山王国水军、安南都统使司步兵、莫卧儿帝国象军、叶尔羌汗国重骑兵、漠南蒙古铁骑、非洲竹步国黑人铁军、弗朗基火绳枪队、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弓箭队、暹罗国长矛队、爪哇国刀兵,等等大量外国以及附属国仆从军和雇佣军。

再加上西南地区土司兵、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与朵甘都指挥使司藏军山地骑兵、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上林长官使司狼兵等,均被征调北上,不过目前还未完全集结。

因为此役大明帝国四处调兵,才使得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军饷骤增至三百多万两白银,朝廷上下皆认为此役,将是一场速战速决之战,十日之内便能打败建奴。

又加上当时朝廷国库的财政状况不佳,战争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不敢冒着破产的风险。

虽有内帑积储数百万两银子,可明神宗:朱翊钧,与内阁群臣等人都不肯拨发,故此明东阁大学士兼内阁首辅:方从哲、明兵部尚书:黄嘉善、明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廷臣唯恐师老饷匮。

再加上各路明军北上,包括后勤运输队,这些途中也需要开支,而且援辽明军不断集结,只能速战速决等不了太久时间。

因此明军在辽阳卫誓师大会之后,原定为2月21日出边进击,但因天降大雪,只能改为同月25日,还限令明军兵分四路,于农历3月初2日,会攻建奴汗庭赫图阿拉城。

由于大雪迷路,各军不能按原定日期分道进攻后金,而军中的机密则早已经被中原晋商们,给带出关外泄露出去了。

所以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得讯鉴于同明军交战必不可少,且现在已经造反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投降就是斩首灭族,况且自己曾多次打败明军,让后金士气正旺,便打算一鼓作气在挑战一次。

可害怕双方交战路途遥远,故此需要在与明帝国辽东都指挥使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

经过考察后,就在原抚顺守御千户所东部甲板城附近的吉林崖筑城屯兵,以加强防御设施,冰派兵守卫,以扼制明军西来之路。

还召集各部贝勒、将领们制定了应敌方案,由明降将~后金额附三等副将:李永芳,提出道“凭尔八路来,吾只一路去。”

的战略方针,相机以待,准备迎击明军的进攻,毕竟后金国内部各村寨部落之间都认识,而且熟悉本地地形,作战指挥统一,骑射能力也超强。

又经过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的劝说道“女真语:咱们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投降明军只有死路一条,唯有拼死一搏,方有一线生机!且吾军自起兵以来未曾大败。”

这一番洗脑加鼓舞之后,才让后金内部将领们的心情好些,便决定冷静下来迎接战斗。

后金方面为了弄清情报,他们把俘虏来的汉人,选出一部分投降者,进行认真训练,让他们化装成生意人,或是货郎担子等,到关内外大明各地了解、搜集军事情报。

还命令士兵日夜打造盔甲、兵器等,另一方面又继续召开军事会议,组织讨论反击明军的进攻方案。

他又亲自带领各大贝勒、大臣们,前去察看地形,在大明军队将要进军的东路牛毛岭寨一带,布置士兵砍伐大树,设置路障。

并根据地势的险易,分别布置了不同的兵力,在浑河边上,他亲自下水测试河水的深度和河水的流速。

他还对部下说道“女真语:西路军是明军的主力,而这浑河是他们的必经之道,咱要让这浑河,成为埋葬明军的坟墓!”

可后金四贝勒:爱新觉罗·红歹是(皇太极),却当场提出道“女真语:我军在浑河上游筑坝拦水,当明军涉水时,再掘坝放水,另在附近埋伏一支人马,趁他们渡河时,袭击一下,不止可以击杀他们的人马,也可挫伤了他们的锐气。”

然而作为军事家的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深深知道〈机密〉对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性。

于是他向国中人民发布命令道“女真语:不许任何人无关人员私自外出,或是与外界人员擅自往来,不许泄露消息,未经允许不准出入国界。”

因此后金的战备情况,得到了严密的封锁,导致大明帝国派来的探子、刺客、北镇抚司锦衣卫队,等都只能望而兴叹,谁也进不来,更查不到任何消息。

在这同时,后金国的哨探却源源不断地,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情报。

就连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部分官员们,也不得不承认道“辽人久为建奴所用,凡是官军的一举一动,甚至辽兵、辽马、辽切,建奴都无不熟知!”

战前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又积极开展了外交争夺战,他派重臣到李氏朝鲜王国去,并带去了重礼,目的是希望李氏朝鲜王国能持观望态度,不要帮助大明帝国。

在出兵前,明山海卫总兵:杜松,还私自向明辽东总镇经略:杨镐,建议道“这四路兵马,表面上分进合击,实际上则是分而不合,使兵力分散了,很容易被敌方各个击败,且全军对地形地貌都不了解,再加上语言不通,这是打的糊涂仗啊!”

没想到明辽东总镇经略听到后,却很反感,还十分恼火地说道“本部院不懂什么叫打糊涂仗,只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至此明山海卫总兵也不好再讲什么了,但他心里觉得,难怪朝廷里有人说他是糊面丧气,甘为木偶,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更可气的是明山海卫总兵写信派人送去朝廷,请求改变作战计划,却还被极力讨好明辽东总镇经略,想掩盖李家养寇做大的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柏,给拦截住信使。

就这样出兵计划已成定局。

2月28日,明辽东总镇经略:杨镐,坐镇在沈阳中卫指挥所校场上,负责指挥明军分兵四路进攻。

首先是大明主力西路军明山海卫总兵:杜松,他统兵3万人从沈阳中卫出发,到抚顺守御千户所以东的抚顺关,全军才稍作休息。

但为了抢头功证明给他们看,他下令星夜列炬,一日内冒着大雪急行百余里地。

其次是大明东路军的明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綎,他率领明宽甸堡游击将军:祖天定、明南直隶陆营都司:姚国辅、明山东即墨营都司:周文、明临山卫镇抚使:周翼明,等官兵2万人。

以明海盖兵备道副使:康应乾,为监军,明海州卫指挥同知:黄宗周,为赞理。

又把1万人交由明海盖兵备道副使兼东路监军:康应乾、明镇江堡游击将军:乔一琦,负责监督李氏朝鲜士兵1万5千5百人一同前进,从宽甸堡沿着董家江北上由南面出征。

大明北路军则是明开原卫总兵:马林,他率领明开原卫副总兵:麻岩、明铁岭卫游击将军:郑国良、明海州卫游击将军:丁碧、明宣府前卫游击将军:葛世凤,等官兵2万余人。

以明开原兵备道佥事:潘宗颜,为监军,明开原兵备道左参议:董尔砺,为赞理,从开原卫由靖安堡出发,一路南下经三岔儿堡入浑河上游,有叶赫女真部2万5千人协助。

另外的大明南路军由(前任明辽东总镇总兵兼宁远伯:李成梁,二子)现任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柏,率领明义州卫左参将:贺世贤、明镇西卫游击将军:张应昌、明义州卫副总兵:李怀忠、明广宁卫左参将:尤世功,等官兵2万5千人,以明辽东总镇兵备道左参议:阎明泰,为监军,明永平府推官:郑之范,为赞理,由清河堡出鸦鹃关,从南面进攻赫图阿拉城。

所有明军的目标锁定,那就是包围建奴都城赫图阿拉。

其中明辽东总镇经略:杨镐,为了安全起见,还以明叙南卫指挥佥事兼援剿总兵:曹秉忠、明辽东都指挥佥事:张承基、明陕西都指挥佥事兼陕西总镇总兵:柴国柱,等部将领驻守在辽阳卫,作为机动部队。

而明广宁卫总兵:李光荣,继续率军驻守在广宁卫保障后方物资运输,明广宁前屯卫副总兵:窦承武,驻守在广宁前屯卫以监视漠南蒙古各部。

再以明广宁中屯卫都司:王绍勋,总管运输粮草辎重。

此外明辽东总镇经略还奏上「擒奴赏格」经过明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复奏,明神宗皇帝陛下:朱翊钧,的批准,开始颁示天下。

赏格规定;擒斩酋奴头目者赏银1万两,升为〈都指挥使〉、擒斩其八大贝勒者赏银2千两,升为「卫指挥使」,李永芳、佟养真等叛将,若能俘献努尔哈赤,则可以免死,且子孙世袭北镇抚司锦衣卫千户。

又诏令叶赫女真部东城贝勒:纳拉·金台吉、叶赫女真部西城贝勒:纳拉·布扬古,若能擒斩努尔哈赤,将给与建州女真八部敕书并封其为[龙虎将军、散阶正二品]若擒斩其余努尔哈赤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北镇抚司锦衣卫百户级别官职世袭……。

最新小说: 贵女景昭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美利坚胜者为王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清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