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七十三章【水火不容】

第一百七十三章【水火不容】(1 / 1)

又将其余所有沿海地区的汉族百姓全部迁移到内陆地区,乃至定辽右卫派兵把守,一时间辽东都指挥使司沿海地区的百姓们,都是哭声震天、哀嚎遍野。

为了稳住辽南四卫地区百姓,就让后金复州卫总兵:刘爱塔(刘兴祚)、与二弟后金复州卫副总兵:刘兴基、三弟后金复州卫左参将:刘兴治、四弟后金复州卫右参将:刘兴贤、五弟后金复州卫千户:刘兴亮,这五兄弟全权负责稳定局面。

其中大哥后金复州卫总兵:刘爱塔,乃是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侄女婿因此对他比较放心。

而后金复州卫总兵也比较卖力,毕竟辽南四卫大明汉人军民甚多,刚刚迁居到此的后金八旗子弟们又与大明汉人军民关系不合,因(剃发易服令)还镇压过一批人。

当然后金复州卫总兵也因为处理这个事情,而得罪了一大批后金八旗子弟,他们就认为后金复州卫总兵故意包庇大明汉人军民!

此矛盾还在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后金复州卫游击将军:单荩忠,不服从他的管理,斩杀了后金招降人,并聚集了四万不愿意剃发者准备响应毛家军。

此事被后金复州卫总兵得知后大怒,但也不想贸然出兵得罪辽人,就上报给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让他下令派兵征剿。

单游击将军自知不是后金的对手,连忙将城中百姓,全部迁渡到长山岛去躲避,等东虏建奴贼兵追来时,因不善水性,又遇风浪打坏两艘船只,淹死了许多人,便不敢继续追击。

只得让后金二等总兵:佟养性、后金三等总兵:李永芳,配合后金二贝勒他们同取镇江堡。

此时明定辽右卫副总兵:毛文龙,正在镇江堡内招降纳附,只见夜不收探马来报,有奴酋已收金盖复三卫军民,单游击将军已退入长山岛中。

听闻消息后毛副总兵仰天长叹道“这贼是断我归路,剪我羽翼,不久就来攻我部了。”

于是连忙吩咐城中百姓,有愿归降大明的,可即刻收拾行李,暂赴各岛屿安插,着明莱州卫守备:苏其民、明麻羊岛都司:张盘、明天津卫百户:李景先,分投船只装载,把百姓们散入猪岛、獐子岛、广鹿岛,等各处岛屿。

城中携儿挈女,担笼挑箱者络绎不绝,均有明军护送,还不许百姓自相抢劫,又行牌各船,火紧装载,不许索钱钞。

这时后金两位贝勒以及两位总兵相继追来,装有攻戎炮,又有铁骑数万,把镇江堡围成铁桶一般,口口声称要捉拿毛文龙,砍头祭旗。

城中军民,有二万余人都被运送至各岛,又有二万余人跟随毛副总兵逃去了李氏朝鲜王国,在城中的,只有老弱病残以及一些不原去的,再加上部分开城献功的。

然而大家并不知道后金二等总兵:佟养性,恨毛副总兵拿了他兄弟,眼下入城后又怪这些人反覆,今日降明、明日降夷,竟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就带着部下们一通乱砍,把城中老少尽数杀光,城内房屋几乎都被烧毁。

在明定辽右卫副总兵本部明军撤走后,而他也仅仅是带走了约为两三万人的难民和百姓,更多的辽东都指挥使司汉民们却俨然进入了人间地狱,包括镇江堡在内的所有归顺明军的城镇、堡垒,均无一例外的被后金军队给屠城。

仅镇江堡一地被屠戮的百姓,就有多达三万人之多。

之后再去追击毛家军时以无踪影,只从沿途百姓口中得知有大批明军往东过鸭绿江逃去,后金方面立即准备船只,还写信通知李氏朝鲜王国。

这一期间李氏朝鲜郡王光海大君:李珲,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对后金军可谓是有几分忌惮,所以收到书信后便决意联络后金,因而在明定辽右卫副总兵刚退到李氏朝鲜王国边境之时,李氏朝鲜郡王便立即派遣了李氏朝鲜平安西道节度使:郑遵、李氏朝鲜宁边大都护府使:朴烨,等引军出击。

配合后金军,在鸭绿江、长白山一线追缴毛家军的小分队。

在敌众我寡险境之下,明定辽右卫副总兵率部与优势后金军、李氏朝鲜军展开了海战和丛林游击战。

最终李氏朝鲜平安西道节度使、李氏朝鲜宁边大都护府使引后金军包围毛家军于林畔馆附近,双方进行了激烈战斗,一日七战,死伤相当。

其中明天津左卫副千户:丁文礼、明镇江堡守备:吕世举、明天津右卫号角官:李国保、明镇江堡千总:韩世卿、侄子明定辽右卫总旗:毛承儒,等将领力战而死。

还让明定辽右卫旗鼓官:刘印科、明登州卫旗鼓官:马蹶,被擒壮烈牺牲,但后金军也蒙受了很大损失,被迫撤兵。

事后明定辽右卫副总兵探得建奴贼兵已退去,而李氏朝鲜林眯馆一带尸横遍地,不是断脚,便是无头!这些追随而来的大明百姓,有的在被围时出走,有的则躲在深山里隐居,也有的逃不了干脆就混在死尸当中,剩下的不到万余人。

待处理好战死军民尸体后,明定辽右卫副总兵就去平安西道义州府,写书信痛骂李氏朝鲜平安东西道边防将领潜通奴酋,引兵杀害大明将领。

又送奏折去李氏朝鲜议政府,指责道“大明李氏朝鲜郡王背弃朝廷平倭之厚恩,却暗通东虏建奴,一起残害大明军民,还企图杀害本部麾下大明将吏。”

此刻李氏朝鲜王国议政府急差李氏朝鲜通事兼礼曹参判:朴弘文,再三前来辩解,说是边臣失事,无关王国!

但是明定辽右卫副总兵:毛文龙,却定要上本参奏,还要请登州卫、莱州卫、天津三卫的兵马前来讨罪,事情一度闹大。

当时李氏朝鲜议政府左参政:朴弘绪,只得计议道“朝鲜语:留他在此,毕竟为祸胎,还惹得奴酋前来骚扰,不如助他些兵粮,送他回岛,可以两全。”

随后又让李氏朝鲜礼曹参判来见,并说道“朝鲜语:殿下世受天朝大恩,却并无异志,看得本国海中,有一座皮岛,可以屯兵,可以耕种,情愿差人协助开辟,助其耕牛谷种屯田,若奴酋来攻,可发兵犄角。”

因此明定辽右卫副总兵才假意脱手答应。

于是李氏朝鲜方面便备办船只,送他们去到皮岛中,果然好一个所在。

而〈林畔馆之战〉后,明定辽右卫副总兵以皮岛、铁山都护府以及宽叆堡等地区为根据地,大量招募辽东都指挥使司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海外劲旅。

另一边的后金正蓝旗贝勒:爱新觉罗·德格类,与后金镶红旗固山额真:爱新觉罗·岳托、后金正红旗台吉:爱新觉罗·硕讬,一起攻击三岔河附近的明军。

还到海州卫附近巡视,负责海州卫城防的后金海州卫总兵:张乐舁,急忙抬着轿子出来迎接。

入城之时后金镶红旗固山额真下令后金士兵不得扰民,不得抢夺百姓的财物,还不能住在城里,更不能进入民居。

次日,派遣出去巡视三岔河的后金探哨回来禀报,称;桥梁被毁坏,且没有船只可以渡河,才放心率军回去。

另一边毛副总兵的镇江之捷,让明辽东总镇巡抚:王化贞,自以为是立了奇功?但明辽东总镇经略:熊廷弼,却反驳道“我军三方兵力尚未集结,文龙发动得太早了!致使敌人恨透了辽地的人民,势必会把周围四卫的军民屠戮殆尽,使东山军民灰心,更让李氏朝鲜君臣胆寒,还令河西军队丧气,也大大的扰乱了三方并进的计划,耽误了联络李氏朝鲜王国的打算,若把它看作是奇功,实际上则是奇祸呢!”

这本奏折竭力批评王总镇巡抚,等送到京城后朝臣们正把镇江堡一役看作是大捷时,一听到熊总镇经略的话,心中多有不服。

此外明辽东总镇经略又明显地攻击明兵部尚书:张鹤鸣,说道“本部院既然担任辽东总镇经略,那么四方援军理当由我调遣,而张尚书却径自发动,不让本部院知晓,七月里本部院向你兵部询问军队人数,至今已有两个月了,仍然没有回答,看来本部院是空有总镇经略之名,却无其实啊!辽左的战事都是张尚书和王总镇巡抚一起办的。”

这下明兵部尚书听了更加恼恨他了。

9月24日,明南海子提督:刘朝,命人痛下杀手,以至于明南海子净军:王安,其死状惨酷异常。

自此以后,在整个内廷后宫之中明奉圣夫人:客印月、明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代替王安接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初期魏忠贤不识字,本不能进入司礼监。

但因有明奉圣夫人为其求情,以及魏忠贤从小服侍明熹宗:朱由校,有了这些感情基础上,才破例让他总管司礼监。

再加上司礼监掌印太监位置空缺,因此魏忠贤便顺利接管过来,还把之前明南海子净军:王安,留在司礼监名下的诸位宦官,都逐一清除出宫,转而加派自己的人手,安插各方眼线。

同时明辽东总镇巡抚:王化贞,还上书详述了东西两边的情况,说道“敌人放弃辽阳卫不加守备,河东失陷地区的将士们日夜盼望官军开到,就等抓了敌将来投降,而西部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都愿意以兵助我,敌人驻守海州卫的兵力不过两千人,河上只辽地士兵三千人而已,如果派军队悄悄过去夜袭,势在必得,南防辽南四卫的敌军得知辽阳卫失守一定北归,届时我军凭借险要的地势,来打击他们惰归的军队,定可以一举歼灭。”

此举明兵部尚书:张鹤鸣,认为对,立马上书说“机不可失!”

就连明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徐卿伯,也促成此事,奏请朝廷调派明辽东总镇经略:熊廷弼,进驻广宁卫,明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驻山海卫附近调度。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