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七十四章【经抚不和】

第一百七十四章【经抚不和】(1 / 1)

正好明辽东总镇巡抚:王化贞,又飞章上奏说“敌人因为官军收复镇江堡,就驱赶、抢劫周围辽南四卫的屯民,致使屯民们现在占据铁山岛死守,杀伤了敌军三四千人,敌人把他们围困得更紧了,应该马上前往援救。”

于是兵部越发催促进兵,让明辽东总镇巡抚就在这个月里渡过河去,准备过三岔河。

但当明辽东总镇经略:熊廷弼,迫不得已让出宁远卫,驻兵广宁右屯卫时,却飞章上奏称“海州卫取易守难,不该轻举妄动。”

这才使得明辽东总镇巡抚不得已又撤回来,毕竟之前三岔河桥梁已经被后金军给摧毁了,且需要大量船只装载士兵过河才行,又担心河对岸有伏兵,因此只能撤退。

说来这王总镇巡抚平日里不善于学习军事,因此轻视大敌,好说大话吹牛,对于文武将吏们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又与熊总镇经略抵触得厉害。

他多次派人与叛将后金三等总兵:李永芳,交涉还妄想会做他的内应?又相信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人的话,说有派援兵四十万前来相助?

一切的大小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在一边不加过问,只是一味的说大话企图蒙骗朝廷。

无奈明兵部尚书:张鹤鸣,就是很相信他,并以他所请均为答应,因此熊总镇经略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卫虽然有14万军队,而熊总镇驻守在广宁右屯卫,其身边却没有可以调动的大军,仅有数千人而已。

真是空有这么个总镇经略虚名罢了!

当时从陕西都指挥使司延绥总镇榆林卫调来的部队,还未能适应辽东都指挥使司小冰期气候,又加上散懒惯了,因此不能够作战。

所以明辽东总镇经略就请求把主帅明延绥总镇总兵:杜文焕,给治罪,但明兵部尚书却宽恕了他。

这下明辽东总镇经略又奏请任用明登莱监军佥事:佟卜年,但明兵部尚书则递上奏章反对。

之前明辽东总镇经略奏请派遣明盖州卫监军副使:梁之垣,去李氏朝鲜王国之事,明兵部尚书也故意扣发他的饷银。

总之就是熊总镇经略上奏什么,明兵部尚书就挑他的毛病,而王总镇巡抚上奏什么,明兵部尚书就一味地顺从,才导致了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事争吵。

恰好熊总镇经略这个人也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更惹得朝臣们大多都厌恶他。

当时熊总镇经略主张防御要紧,不能在继续丢失土地了,只要防御做好了,才能图谋收复失地,因此认为辽地人不可信用,毕竟多数都是被后金打怕的,也不排除含有奸细。

至于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人也不可凭仗,汉奸:李永芳,其人更加不可信,广宁卫地方也有很多间谍以及可疑人物让人担心。

但王总镇巡抚则一切相反,他绝口不提防御之事,只是一味地说“只要我们一渡河,河东人必为内应。”

并且还飞书报告朝廷,说八月里你们就可以高枕酣睡,可如今朝廷却只是收到镇江大捷的信,故此有见识的人,就知道他一定会坏事,但因为疆场战事关系重大,所以暂时没有人敢说他的不好。

再加上明辽东总镇巡抚又说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胡图克图汗:孛儿只斤·林丹汗巴图尔(虎墩兔)的40万部队就快要来了,请迅速出兵。

但明辽东总镇经略还依旧谦虚的说“王总镇巡抚大人想靠着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人,不劳而获坐收战功?本部院倒是不敢轻视敌人,更不敢说能不战而胜。”

果然后来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军队都始终没来,这也让明辽东总镇巡抚吓得再也不敢出兵了。

10月18日,叛军首领:奢崇明,率军一路西进围攻成都府,当时城中仅有镇远营明军七百人,以及宁川卫、成都左护卫、成都右卫、成都中卫、成都前卫、成都后卫,这些卫所驻军8千多人守城。

因此明蜀景亲王:朱志澎,非常担心成都府的安危,就急忙传令明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全力抗击叛军以防不测!

这让明四川左布政使倍感压力,只能急调石柱宣慰使司、龙安府、松潘卫,等地官军入援。

再发布信息后,朝廷第一时间就下令册封明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为[四川总镇巡抚]并调派明山东提刑按察使:杨愈茂,为〈四川总镇总兵〉入川平叛。

包括一向忠于朝廷的著名女将~明定国将军兼诰命夫人:秦良玉,在接到急报后,也立刻派遣其弟明四川总镇左参将:秦民屏、侄子明忠州游击将军:秦翼明,等将领亲率川军白杆兵4千人进驻南坪关,前去扼守重庆府重庆卫以断叛军归路。

其中明定国将军兼诰命夫人还亲自统率精兵6千人沿江西上。

与此同时叛军首领:奢崇明,进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并自号[大梁王]的消息传到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时,瞬间就让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全境戒严。

明贵州总镇巡抚:李枟,与明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史永安、急调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白银四万两,又募兵四千人,储米二万石,用于治战守具。

紧接着明贵州总镇巡按:李标、明贵州总镇巡抚:李枟,连忙派遣明铜仁府总兵:张彦芳、明贵州总镇总兵:许成名、明贵州总镇都司:黄运清、明贵州提刑按察使兼剿贼监军副使:朱芹、明贵州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兼贵州提学道佥事:刘锡元,等将领一起前去援救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司城(成都府)。

此刻为了支持叛军首领:奢崇明,以实现自己称雄一方的宿愿,使得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境内贵州宣慰使司治下的明水西宣抚使司同知(彝族水西宣抚使司土同知)安邦彦,也想借机发难。

为此他还特别到贵州总镇巡抚官邸前去拜见,还声称与奢氏有仇隙,愿意发兵出剿永宁宣抚使司叛军以自效。

然而明贵州总镇巡抚:李枟,自知其心怀叵测,便谢绝其要求。

但明水西宣抚使司同知:安邦彦,虽然碰了软钉子,而他却不死心,依旧还是返回大方后,积极策划反明事宜。

又恰逢朝廷要调水西宣抚使司土司兵赶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去平叛,因此明水西宣抚使司同知就乘机以援川为名,准备密谋发兵。

另一边因奢氏造反攻打成都府,其党叛贼:樊龙,又占据了重庆府附近多达九个月,为其声援。

而这重庆府地势险要,三面临江,其出入必经要道唯有佛图关至二郎关一条路,因此叛贼:樊龙,从通远门城壕至二郎关连营十七处,宿精兵数万人把守。

10月24日,三岔河上开始结了冰,广宁卫的军民就认为东虏建奴贼兵定会渡过河来,故此有部分军民纷纷出逃。

于是明辽东总镇巡抚:王化贞,就和明辽东总镇巡按:方震孺,商议要分兵把守镇武堡、西平堡、闾阳驿、镇宁堡,等多处城堡,在以18万主力明军驻守广宁卫。

就连明兵部尚书:张鹤鸣,也认为广宁卫值得担忧,就请明熹宗:朱由校,命令屯驻在广宁右屯卫的明辽东总镇经略:熊廷弼,负责外扼镇武堡、闾阳驿。

故此明辽东总镇经略就派遣明广宁卫总兵:刘渠,以两万人驻守镇武堡,明甘肃总镇总兵兼援辽总兵:祁秉忠,以一万人驻守闾阳驿,又派明平辽副总兵:罗一贯,以三千人驻守西平堡。

这是熊总镇经略第一次获得调兵权利,因此他还重申了一遍他的命令,说道“敌人来攻时,若跨出镇武堡一步的,则文武将吏都要杀无赦,敌人到达广宁卫而镇武堡、闾阳驿不出兵夹攻的,以及敌人抢劫广宁右屯卫饷道,而三路兵马不救援的,均罪名相同。”

待明辽东总镇经略刚刚部署完毕之后,怎奈明辽东总镇巡抚又相信了间谍的话,突然发兵渡过三岔河,准备奔袭海州卫。

但由于遭到了后金正蓝旗、镶红旗的阻击,便又退了回来。

这让明辽东总镇经略觉得非常可笑,就上书道“王总镇巡抚进兵,到现在已经有五次了,军队屡进屡退,敌人早就看透了我方的计谋,本部院的虚名也因轻易出兵而受到了损伤,希望陛下能够明确指示抚臣,对自己的行为慎重些,不要再给敌人们嘲笑了!”

此举被明辽东总镇巡抚知道后,却很不高兴,还飞章上奏,为自己辩解,并说道“臣请求陛下给出六万兵马,臣保证把敌人一举荡平,就算是不如意,那也一定能够做到死伤相等,使敌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为河西之忧!”

并请准许他便宜行事。

当时明内阁首辅:叶向高,非常赞成,只有明辽东总镇经略上书说“就请按照王总镇巡抚约定的办吧!更应及早罢掉臣的官职,以便于鼓舞士气。”

在奏折上交之后,朝廷内外才知道原来;总镇经略、总镇巡抚,两人不和,这一定会坏了边疆的大事,大臣们的奏章也在天天讨论此事。

12月12日,明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江秉谦,便上奏道“经抚不和,还请陛下火速处理。”

随后明熹宗急忙下令,召集廷臣们商讨会议。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初5日,明熹宗以经抚不和,熊总镇经略不能节制边关军务为由,令廷臣们商议两人去留?

其中明兵部尚书:张鹤鸣,偏袒明辽东总镇巡抚:王化贞,就上奏请求撤掉熊总镇经略,更换他人,但明熹宗不准,传令再议。

正月11日,漠南蒙古河套部人从白城子集合兵力入侵大明陕西都指挥使司延绥总镇,由红柳河一路南下接连攻破两道长城防御,深入大明境内六百里地进犯延安府顺宁巡检司,为了让明军分散兵力围剿,便也开始分兵三路。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清 谍海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