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四十四章【抗元大业】

第四百四十四章【抗元大业】(1 / 1)

在南略定远县途中,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还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他统率着这支队伍向东出发。

乘夜以弓箭手放火,攻破了定远县横涧山的元军营地,致使蒙元定远上万户府万户:缪大亨,投降红巾军并归于自己麾下。

于是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全部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进攻滁州路与扬州路 。

在南下滁州路途中时,定远县名人:李善长,得知红巾军到来,特意求见军门,没想到李善长和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还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为例子。

劝说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只要效法汉太祖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

而听了这番话后,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便留李善长做了镇抚使司管理下的(定远弹压二员),并嘱咐定远弹压二员: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为日后共创大业。

此时红巾军很快就攻下了滁州路,其亲侄儿:朱文正、二姐夫:李贞,带着外甥:朱保儿,一起前来投靠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

面对亲人们的到来,让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很是高兴,他不轻易间就聊了起来,还从他们口中得知三哥:朱重七、和两位姐姐都已经去世了!

其中还有定远县孤儿:沐英,眼见他们可怜,而自己又有些作为,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侄儿:朱文正、外甥:朱保儿、孤儿:沐英,三个孩子全部收为养子,并把沐英也改姓(朱)。

同时在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在进攻滁州路时,元帅兼义父:郭子兴,也受到了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攻下滁州路不久元帅兼义父: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路避难。

在见到义父前来,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也使得元帅兼义父: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蒙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庐州路与和州路,因此元帅兼义父: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和州路总兵]让他镇守和州路。

一次和州路总兵:朱元璋,在外出军营办差时,他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故此和州路总兵:朱元璋,就问他为什么要哭?小孩便回答说是在等父亲。

可和州路总兵: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内,父亲在军营中养马,但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

这让和州路总兵:朱元璋,意识到了,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再攻破城池后,就扰民滋事掳掠妇女!

在这样下去部队将会失去民心!所以和州路总兵:朱元璋,立刻召集了众将,重新申明纪律,并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还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能够团圆,此事被百姓广为传颂。

为此和州路总兵:朱元璋,也深得民心。

不久后元帅兼义父:郭子兴,病逝!

另一边的红巾军头目:刘福通,便迎接韩林儿到亳州拥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定临濠府为都城,以杜遵道、盛文郁,为左右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任左右平章政事,刘福通弟:刘六,任知枢密院事,尊明王:韩山童,正妻杨氏为太后。

之后因大宋左丞相:杜遵道,擅权。

于是便被大宋右平章政事:刘福通,命甲士暗杀之,此后大宋右平章政事:刘福通,自任为左丞相,还加封〈太子太保〉,成为韩宋政权的实际领导人。

同时韩宋小明王:韩林儿,在得知元帅:郭子兴,去世的消息后,他下了诏书,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接着三人不断抗击元军,又凭借战功连续升迁,也因此遭到了蒙元知枢密院事:孛儿只斤·也先帖木儿,率军反扑和州路与毫州,迫使韩宋小明王不得不另谋出路。

于是韩宋右副元帅:张天佑,与韩宋都元帅:郭天叙,就提议率军南下,去攻打江浙等处行中书省集庆路。

可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却认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毕竟眼下集庆路地处长江中下游,而且城防严密易守难攻,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攻破,恐怕必有危机!

然而韩宋都元帅与韩宋右副元帅两人都不听,非要一意孤行,结果蒙元降将民兵元帅:陈野先,出尔反尔暗中勾结蒙元集庆路江宁中万户府万户:福寿,出伏兵从侧翼以火门铳、土炮、铜炮炸死韩宋都元帅,就连韩宋右副元帅也被俘虏杀害。

而蒙元民兵元帅:陈野先,则在混乱中被金坛县的地主武装民兵误杀,余部由其子:陈兆先,率领屯驻方山,与蒙元江浙行中书省中丞:蛮子海牙,在采石的舟师互为犄角,窥伺太平县。

韩宋龙凤二年、蒙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2月18日,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率军出击从水路进攻,出其不意地打败了元军舟师于采石中,彻底打破了元军对长江一带地区的封锁线,也是韩宋军队能够进入集庆路的第一步。

3月初1日,大周诚王天祐帝: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的蒙元驻军。

这使得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趁机亲率大军水陆并进围攻集庆路,先破替蒙元帝国死守方山的陈兆先所部军队,于江宁镇,继而又败蒙元水军元帅:于蒋山,并长驱直入天宁洲。

3月10日,韩宋军队继续南下攻打建康路,蒙元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上城楼率军力战,与蒙元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康茂才,一起抵抗来犯敌军。

但怎奈韩宋军队以缴获的蒙元帝国重炮(土炮、铜炮)用来轰炸城墙,在抽调出会使用个火门铳以及骑射精准的投降元军士兵,负责压制守城元军火力。

其余韩宋军队则全部用来攻城和放云梯。

在这样完全围攻炮轰城墙的情况下,蒙元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见没有胜算,便率军投降,打开城门放韩宋军队入城。

可就在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进来时就收到了韩宋士兵汇报蒙元江南行台御史大夫自尽殉国的消息!

这让他非常难过,竟然错失一良才,可他在得到集庆路之后,便认为这是他第一次出征大胜,而且又是宋皇朝曾经南下的帝都附近,故此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便把建康路改为顺应天意的〈应天府〉,还建立了「江南行中书省」。

此事传到韩宋小明王耳边后,当即任命韩宋左副元帅:朱元璋,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升为「右丞相」还追赠印玺。

但韩宋右丞相兼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朱元璋,在和州路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就出现了问题,而与和州路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路芜湖一带,则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却没有船只!

这时恰好有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当即被韩宋右丞相:朱元璋,亲自处理做合并事宜。

7月10日,经过训练之后的第一批韩宋巢湖水师,也是大明帝国最早的水师团队,被整理出来有队伍三千人,船只四艘战舰,就成功的突破了元军封锁并抵达和州路的河道。

之后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又派出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在由韩宋永阳下百户所百户:常遇春,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

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路慢慢享用,为此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果断命人砍断船缆,任由船只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这才一鼓作气攻克了太平路。

在进入太平路之后,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又重申军纪、严禁掳掠,偶尔有个别兵士犯禁,则立即处死,因此他的军队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拥护。

于是韩宋右丞相:朱元璋,还设置了〈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在任命军师: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韩宋右丞相:朱元璋,便开始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之后韩宋龙凤三年、蒙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韩宋管军总管:耿炳文,率军攻克长兴县,打败大周诚王天祐帝:张士诚,的部将大周枢密院同知:赵打虎,还缴获了战船三百余艘,又生擒敌将大周湖州路总管:李福安,等人处死。

也让韩宋右丞相: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在此,设立了〈永兴翼元帅府〉,升韩宋管军总管: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还改长兴县为(长安州)。

随后韩宋淮兴翼统军元帅:徐达,则负责攻克常州路,而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则亲自率众攻取宁国路。

同时韩宋中军总管:赵继祖,克江阴路、韩宋右翼统军元帅:胡大海,克徽州路、韩宋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克池州路、韩宋后翼统军元帅:缪大亨,克扬州路。

韩宋龙凤五年、蒙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韩宋右丞相:朱元璋,陆续攻占下了浙东各地,又让韩宋中翼大元帅攻克衢州路、韩宋右翼统军元帅攻克处州路。

至此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本部逐渐控制了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汉王:陈友谅,部驻军相邻。

此时尽管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大周诚王天祐帝:张士诚、西面是天完治平帝: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势力。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