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四十五章【时局动荡】

第四百四十五章【时局动荡】(1 / 1)

但是他们俩个与韩宋小明王:韩林儿,却是相互敌视的。

不过北面有韩宋小明王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住了元军,而且大周诚王天祐帝:张士诚、天完治平帝:徐寿辉,两人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韩宋右丞相:朱元璋,这样一来才让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之后又在蒙元池州路学正:朱升,的建议下让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完成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部署。

于是便开始解决军粮问题了,初期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导致失去民心!

因此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韩宋右丞相: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们进行生产外,他还决定要推行〈屯田法〉,也就是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韩宋秦淮翼水军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

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没过几年的工夫就到处兴屯田,致使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从此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就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百姓们的负担,可为了积粮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又发布了明令禁酒,但其手下大将韩宋右翼统军元帅: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却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

此事被韩宋右丞相:朱元璋,知道后。

直接下令杀了胡三舍,却有人谏说韩宋右翼统军元帅正在攻打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希望可以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暂且放了胡三舍?

然而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却雷霆大怒,他坚决严明军纪,要自己亲自动手将胡三舍给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韩宋右丞相:朱元璋,还不断地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此就在应天府内,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这些人在帮助韩宋右丞相: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还十分尊重儒士,曾召见蒙元儒生:唐仲实,询问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萧王光武皇帝:刘秀、唐太宗秦王贞观文皇帝:李世民、宋太祖开宝大皇帝:赵匡胤、元世祖中统武皇帝:忽必烈,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了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决心要开创出一个新的帝国时代。

到了韩宋龙凤七年、蒙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6月23日,在中书省腹里大都皇宫内,穿着天子冕服十二章的蒙元惠宗至正普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下令让蒙元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兼河南行枢密院事务领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察罕帖木儿,在河南府路洛阳县内,召集了各处将领,商定出兵进攻山东诸路行中书省。

既中书省治下分裂出来的(东平行尚书省、济南行尚书省、山东淮南楚州行尚书省、益都行省)等地战略部署。

以蒙元帝国中书省太原路蒙军出井陉县,而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岭北等处行中书省驻军出邯郸路,泽州、潞州驻军出磁州,怀孟路、卫辉路驻军出滑州白马县,与汴梁路、洛阳路驻军水陆分道并进。

而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则亲自率领精锐帝国蒙元铁骑渡过孟津县经怀孟路,一面击鼓,一面向东行军。

7月,元军占领了东昌路与冠州。

8月,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的大军到达了盐河县,当即就派遣了他的养子蒙元举人: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蒙元镇国公:阎思孝,等将领,在集合蒙元归德府总管:关保、蒙元吐蕃等路宣慰使都元帅:虎林赤,一同率领精兵5万人进攻东平路,元军由东平河造浮桥渡河。

此时黄河义兵万户:田丰,率2万义军一过河首先就夺桥,随后蒙元归德府总管与蒙元吐蕃等路宣慰使都元帅则跟在后面且战且渡,曾两次打败红巾军占领长清县,并兵临东平路城下。

却被黄河义兵万户提前派遣他的部将大名路魏县上千户所千户:崔世英,出战,但没取胜,没能提前攻占东平路。

然而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考虑到黄河义兵万户占据山东诸路行中书省已久,且军民大多数都依附于他,就担心他会对朝廷不利?会趁机反叛大元蒙古帝国?

于是就给他写信,说明了顺逆的大道理,当时黄河义兵万户正提兵攻打沂州穆陵关,便派人回书信去答复,信中写道“尊敬的大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大人,您如若不能相信,我归附朝廷的诚意,那我就暂且不和你相见,等他日,我为你平定山东诸路行中书省沿海各个城池之时,届时再来与你相见也迟!”

这句话让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听说之后大喜,他直接任命黄河义兵万户为大元蒙古帝国的前锋跟从元军东进,迫使东平路的扫地王:王士诚、棣州的总管元帅:俞宝、东昌路的大元帅:杨诚,等人全都望风归降。

在收到此喜讯之后,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就根据朝廷的任命诏书,进封赐黄河义兵万户:田丰,为〈山东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在元军大营内欢呼庆祝。

10月,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继续发兵收复济南路,又进围益都路(益都行省),但立即就遭到了益都路总管大元帅:陈猱头,拥兵顽强抵抗。

为了稳定军心,威慑其余造反的红巾军,故此蒙元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决定派人传书下应天府,给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意在招降他归顺朝廷,而反叛韩宋政权。

到了11月,韩宋中翼大元帅:常遇春,支援长兴县时,大周诚王天祐帝部将左军大都督:李伯升,围困长兴县(长安州)已有月余,待韩宋中翼大元帅来到时才解围。

韩宋龙凤九年、蒙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2月,大周诚王天祐帝:张士诚,派兵前来围攻韩宋小明王最后的据点安丰路,迫使韩宋小明王发信求助向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告急求援。

由于安丰路是应天府的屏障,救安丰路即是保护应天府安全,因此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发兵,于3月初5日,率兵渡江救援安丰路。

但不巧的是4月初8日,大汉大定帝:陈友谅,却趁着韩宋军主力回援安丰路之际,以江南兵力空虚,特率40万兵马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于11日全力围攻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南昌府(洪都),占领吉安路、临江路、无为路。

因南昌府(洪都)地处赣北平原,又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所以军事地位甚为重要。

待大汉大定帝登陆后,就用各种攻城器械从四面八方,向南昌府洪都主城发起猛攻,守城的韩宋大都督:朱文正,浴血奋战下令坚决死守洪都各处城门,竟然奇迹般的坚持了月余。

此时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已回到了应天府,但主力仍由韩宋同知枢密院事:徐达,率领正在围攻庐州路。

这时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在得知大汉大定帝全军出动,去围攻南昌府洪都,而未直取应天府之时,又探知到了悉江水日涸,不利于陈汉军船只行动。

以及陈汉军缺粮、士卒多战死等消息后,便认为这正是消灭大汉大定帝的最好时机。

遂一面命南昌府洪都守军再坚守一月,以疲惫陈汉军,好便于争取时间,一面又命韩宋同知枢密院事撤去庐州路之围,并迅速调转兵锋回师应天府。

在7月初6日,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就亲率巢湖水师20万前往南昌府救援去洪都,16日就进抵了湖口县。

首先派兵守住泾江口,另外派一路军屯于南湖嘴镇,以切断大汉大定帝的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以防陈汉军逃跑,韩宋右丞相则亲率水师由松门岛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当大汉大定帝得知韩宋大军来援时,他即刻撤离南昌府洪都之围,并东出鄱阳湖准备迎战,因此这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在鄱阳湖面展开。

7月20日,两军在康郎山湖面遭遇,陈汉军船只联合结网布阵,展开延绵数十里的队形攻势,望之如山气势夺人。

而韩宋右丞相:朱元璋,针对其船只首尾连接不利进退,便将己方船队分为20队,每队配备有大小铜炮、突火铳、火弓箭、火蒺藜、火门铳、神机箭,还下令各队接近敌船时,先使用火器,在使用弓弩。

等靠近敌船上去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次日,双方在船只上面展开激战,韩宋同知枢密院事:徐达,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勇猛冲击,一举打败陈汉军前锋,击毙敌1500人、缴获战船一艘。

韩宋副枢密院事:俞通海,顺风发炮轰炸陈汉水师,又焚毁陈汉军20余艘船只,使得陈汉军被杀和淹死者甚多,但韩宋军伤亡也不小!尤其是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坐船指挥搁浅,被围时险遭不测。

故此战斗呈胶着状态,从早晨至日暮,双方这才鸣金收兵,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双方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7月22日,韩宋右丞相: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陈汉军船队巨大迫使乘坐小型船只的韩宋军不能佯攻,只能接连受挫。

这时韩宋统军元帅:郭兴,就建议韩宋右丞相:朱元璋,改用火攻破敌。

恰好在黄昏时分,湖面上也吹起了东北风,因此韩宋右丞相:朱元璋,就选择死士驾驶7艘渔船,又在船上装满了火药干柴,缓慢靠近敌船在顺风放火。

很快风急火烈的船只迅速靠近。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美利坚胜者为王 贵女景昭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