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五十四章【永乐大帝】

第四百五十四章【永乐大帝】(1 / 1)

周围各地方上的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几乎没有任何官员敢站出来反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明燕武亲王:朱棣,开始放心大胆的坐在龙位上,并宣告废除〈建文四年〉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以表示自己是继承了,父皇明太祖吴王洪武高皇帝:朱元璋,的帝位。

而不是侄子明惠宗建文让皇帝:朱允炆,的帝位,并把明惠宗的二皇子:朱文圭,关在广安宫内。

至此想要登基的明燕武亲王就让明翰林院文学博士:方孝孺,帮忙起草即位诏书,但他却悲切哀恸的扑倒在地,还放声哭泣,声响传遍奉天殿大殿的台上台下。

明燕武亲王走下卧榻台阶,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孤王只是打算仿效周公辅佐成王之意。”

谁知明翰林院文学博士听后,却问道“周成王在哪里?”

明燕武亲王道“他自焚而死!”

但明翰林院文学博士就问道“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子?”

然而明燕武亲王则回答道“朝廷有赖于成年的君王。”

接着明翰林院文学博士就开口道“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却没料到明燕武亲王立马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先生未免管的太多了吧?”

刚说完就回头示意,让左右侍者授予明翰林院文学博士纸笔,并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亲自起草不可。”

不成想明翰林院文学博士直接把笔扔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吧!此等诏书老夫绝不能起草。”

此举直接激怒了明燕武亲王,还大骂他谋权篡位,因此当即下令将明翰林院文学博士推出去宣武门外车裂于菜市口,还让镇抚司锦衣卫队去抓捕方家族人斩首。

7月17日,在朝中内外无人反对的情况下,明燕武亲王开始在奉天殿内登基加冕,又去太庙祭祀天地并且称帝,改次年年号为〈永乐〉,史称「明太宗」。

他还下令大力搜索明兵部尚书:齐泰、明翰林院大学士: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还废除了建文年间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太宗燕武亲王:朱棣,下令安抚被明惠宗削藩以及受靖难之役影响的藩王们,以稳定国内局势,还表示自己和皇侄子明惠宗不同。

先后恢复了明周定亲王:朱橚、明代简亲王:朱桂、明岷庄亲王:朱楩,等诸亲王旧封。

其中明惠宗的皇三弟明吴悼亲王:朱允熥、皇四弟明衡憨亲王:朱允熞、皇五弟明徐简亲王:朱允熙,三人尚未就藩就被明太宗给降封为郡王!

分别是(明广泽郡王:朱允熥、明怀恩郡王:朱允熞、明敷惠郡王:朱允熙)并以不能匡正明惠宗为由,废除三位郡王为庶人,还软禁了明广泽郡王与明怀恩郡王两人,于中都留守司凤阳行都督府英武卫内,仅留明敷惠郡王一人独自奉祀明懿文皇太子(明兴宗康皇帝):朱标,的灵位。

到了正月13日,明太宗在行过大祀天地从南郊归来之时,文武群臣们开始行庆成礼,由明礼部尚书:李至刚,带头提出改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为〈北京〉、改应天府皇城为〈南京〉,还故意编造出理由道“自古帝王,或以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今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乃陛下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设中都留守司之制立为京都。”

此奏当即就被允诺下来。

2月初3日,明太宗就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邢部、北京国子监,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北平行太仆寺为(北京行太仆寺),以及行都督府还设置了左右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无定员。

邢部则设置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户礼兵刑工,各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一人,还改明户部尚书:郭资、明刑部尚书:雒佥,两人为〈北京邢部尚书〉。

2月12日,因之前北元益宗乌萨哈尔汗天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被乞儿吉斯部首领兀雷帖木儿汗:乌格齐·鬼力赤,杀害!

而乞儿吉斯部首领又并非元帝后裔,导致各部落多不服气,又遭到北元恭宗兴原帝:孛儿只斤·恩克卓里克图(也速迭尔)放弃大元皇帝称号,改称〈鞑靼〉,并自称大汗。

这让明太宗得知事情后,立即遣使给乞儿吉斯部首领以通好,并赐与银币等物件。

2月18日,明太宗派遣了明司礼监右少监:侯显,同明僧道司僧人:智先一道,带着书币出使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乌斯藏都指挥使司,以征召精通道术善于幻化的尚师:哈立麻,并挑选壮士健马护行。

等回到京师之后,明太宗诏命明驸马都尉:沐昕,出迎在奉天殿内亲自接见尚师,赐领天下释教,明司礼监右少监因奉使有功,被擢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奉诏出使周边各国。

明太宗还让明翰林院大学士:解缙,负责编写〈永乐大典〉总裁,以及修编〈明太祖实录〉、〈列女传〉等书籍。

同时大明遣使:亦卜刺佥,等人奉旨前去哈密力招抚,允许哈密力以马入中原市易。

此次诏谕与太祖洪武年间不同,予了哈密力蒙元肃亲王兼哈密王:孛儿只斤·安克帖木儿,同大明朝廷互马的权力,因此得到了巨大经济利益的哈密王,便在政治上拥护大明帝国作为回应,亲自向明太宗遣使,并上表请赐爵。

因此哈密王遣使再三请求,但朝廷遂以前代王爵不足论,今但取其能,归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绥抚其民为由,乃封哈密王:孛儿只斤·安克帖木儿,为〈大明忠顺郡王〉。

而这哈密力自然也就成了大明的边防前哨,但也引起了哈密力周边势力的不安,如;鞑靼阿鲁台部首领:扫胡儿,与其弟:荅剌赤八速台、迭儿必失,等人前来哈密力。

回去之后阿鲁台部首领就向乞儿吉斯部首领进言道“蒙古语:臣闻兀良哈、哈密力,两处均内属于大明朝廷,不如派遣数人前来窥探其底细?”

随后大明哈密忠顺郡王:孛儿只斤·安克帖木儿,便被乞儿吉斯首领派人南下窥探之际悄悄毒死了!

3月初5日,因念及兀良哈朵颜三卫扶持自己登基有功,故此特意把大宁都指挥使司(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所辖地区,全部割让给兀良哈朵颜三卫作为回报。

并调营州左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营州中屯卫和东胜左卫、东胜右卫至内地,还把大宁都指挥使司所辖都司府地区内迁至保定府境内。

至此辽东都指挥使司和宣府左卫、宣府右卫、宣府前卫,之间的声援隔绝,也算是间接的削弱了大明帝国北部的防御能力。

然而在辽东都指挥使司关外的女真三大部落;建州八部、海西女真部、东海女真部(野人女真),自从女真斡朵里部首领万户侯:爱新觉罗·孟穆特(猛哥帖木儿)被明帝国天子分封为朝廷官员之后。

在加上朝廷经常派遣使臣前来关外四处招抚,还往东海女真部宣谕,才使得不断有女真部落首领率众入山海卫进关来朝。

因附属国安南辅政太师:胡季犛,谋害陈顺宗:陈颙,和陈少宗:陈安,彻底灭亡安南陈朝,建立起了安南胡朝,改国号为〈大虞〉自称「国祖章皇」,但并不敢叫(朕),而是叫(矛)。

后来在陈朝旧臣们的反对下,以及害怕大明会出兵,所以才让位给二子安南开天皇:胡汉苍(他是安南陈朝徽宁公主之子,有陈朝宗室血统),但自己则以太上王身份掌握实权。

同时安南新王:胡汉苍,为了得到安南陈朝遗臣们的拥戴,特意在清化府创立了胡朝太庙,分为东西两部,东太庙专门祭祀胡氏祖宗,而西太庙才祭祀外祖父家的陈明宗:陈奣、陈艺宗:陈暊,但收效甚微,基本上得不到什么陈朝遗臣们的支持。

随后安南新王向明太宗上表,自称陈朝王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们推戴为新王,请求册封自己,因此明太宗遣使前往安南国调查之后,立即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但是不少原先安南陈朝的遗臣们,都遭到了安南胡朝太上王:胡季犛,的杀害,故此一些幸免于难的遗臣们就逃到了大明境内,纷纷请求朝廷出兵征讨篡位的胡氏父子,以恢复安南陈朝社稷。

11月12日,明太宗亲自接见了来朝的女真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等人。

再加上女真胡里改部首领帮助大明帝国招抚了东海女真部一些小部落首领,故此被明太宗在女真胡里改部地区,正式设置了〈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并任命阿哈出为卫指挥使,还娶其女为嫔妃,又赐老丈人汉姓「李思诚」。

其余部族人则被委任为千户、百户、卫镇抚使、总旗、小旗、千总、把总,等官职,赐给诰印、冠带,还设置了建州卫经历司,从此大明帝国在女真族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设置卫所机构。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19日,明太宗亲自下令禁止民间海船下海,把原有海船全部改为平头船,所在地方设有(备御千户所)防止其百姓私自出海。

但却依旧有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沿海居民私载海船出海,远行西洋贸易,因而为浪人或者贼寇,所辖地区州府县官员如实奏报朝廷处理。

2月11日,有苦兀女真部首领:把刺答哈,忽剌温兀者部首领:阿剌孙,脑温部首领:古驴,等人来朝进贡,明太宗一高兴便设置了〈奴儿干都卫〉管理此处,并以把刺答哈为奴儿干都卫指挥使、阿剌孙为奴儿干都卫指挥佥事,古驴为奴儿干都卫镇抚使。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抗清